朱标在朱樉走后,却向许安问道:“先前你说有办法解决藩王供养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办法?”
他记得当时许安曾经说过,有办法可以在不减少藩王待遇的情况下,减轻朝廷对于藩王的负担。
由于这段时间出了很多事,反倒是让他忽略了这件事。
许安看了眼朱标,并没有说出这个办法,而是轻声说道:“殿下,等殿试后,你就会知道这个办法了。”
“殿试?”
朱标点了点头,不再追问。
若是果真有这么好的政策,他在殿试之上势必能够独占鳌头。
他像是明白了许安的心思。
“你买来粮食,究竟打算做什么?”
朱标向许安问道。
虽然许安说是要用这些粮食救济流民,但是现在天下初定,百姓或许不够富足,但也不至于变成流民。
所以他觉得许安说的救济流民,可能只是一个托词。
朱标并不知道,从洪武四年开始,就会出现一场旷日持久的旱灾。
他也不会相信,许安的打算,真的是为了救济流民。
“殿下,若是山东、河南等地发生旱灾,朝廷可有足够的粮食的进行救灾?”
许安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话,而是轻声问道。
“父皇命各州县建立常平仓,若遇旱灾,足够放粮救灾。”
朱标说道。
虽然朱标十分笃定,但许安却知道,洪武初年的常平仓,根本不可能抵御旱灾。
否则也不会出现“草实树皮,食之为尽”
的记载。
“敢问殿下,常平仓可以抵御几年的旱灾?
一年,还是五年?”
朱标闻言,却是眉头一皱。
他对于常平仓目前的存粮并不清楚。
但他觉得,一年总归是没有问题的。
“一年?”
许安却笑了起来:“若是旱灾持续三年五年呢?
这些常平仓能抵御得住吗?”
即便朱标,再怎么信任常平仓,也知道依靠常平仓是不能度过五年的旱灾的。
古代救灾,最常用便是施粥放粮这种施舍式的救灾方式。
所谓的赈灾。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