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这边怎么弄就怎么弄,现在村里都舍得买土霉素打碎拌着鸡食一起喂了。
“咱们还跟着养不?”
洪梅看向顾云涛问道。
“村里有那么多的人手,不行可以去娶媳妇回来帮忙,让到了年纪的闺女晚嫁人一两年,可咱们知青没有那么多人手,就是这次分出去四名知青,到了抢收的时候都有些忙不过来,要不是夏天天亮早,天黑晚,这次夏收可能都要出问题。”
顾云涛摇头道。
村里有办法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但知青这边没有。
村里只要过得好,人人到了过年新衣服一穿,把分到的肉提着往亲戚家一走动,那些过年没有新衣服穿的家庭想办法都会让闺女嫁过来。
到了过年谁不想闺女提着肉上门看自己,要是闺女聪明说不定还能带着布匹或者新衣服过来。
知青呢?
不可能为了人手在这里结婚生子,大家都还有着能回城的梦想。
“云涛说的对,咱们不能太贪心,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收入已经够了。”
白薇看向众人说道。
刚开始来的时候大家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不也过来了,现在一个月最少十几块已经赶得上市里的学徒工了,那些家庭拮据的知青不用为了钱的事发愁。
也有些欣赏顾云涛,看得清现实,没有因为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而飘飘然。
要是顾云涛同意继续跟着村里养鸡,所有人都会同意,但到了秋收抽不出人手去地里,耽误了抢收怎么办。
就算把养鸡场人全叫回来,鸡丢了怎么办。
群众里面不是没有坏人,不是人人都看得惯知青越过越好的,但庆幸的是顾云涛没有盲目的自信,比在场大多数人都要清醒。
“我也觉得白薇说的对,咱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手,不能太贪心,现在的日子比起以前好过了不知道多少倍,以前咱们就是想吃一顿肉那都得看村里过年分到的肉多不多。
现在咱们想吃肉去集市赶一次集,回来就能敞开肚子吃到饱,以前舍不得买的卫生棉洗漱用品,现在都能用上了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一名女知青附和道。
看到众人这个态度顾云涛心里一笑,看来不是只有自己能够看得清现实,不被眼前的胜利蒙蔽双眼。
“好了这些话只是洪梅同志的想法而已,不是真的要去做,咱们还是赶紧准备明天的干粮问题,明天把大公鸡卖出去回来给大伙分钱。”
鲁保国岔开了这个话题。
不用其他人说,他跟洪梅最清楚以前是什么日子,两人已经好几年没有回过家了,每年攒到年底的钱都不超过两块钱。
还是倒腾山货去赶集的时候一分一分攒的。
但顾云涛这小子一来,现在兜里都有几十块了,能不满足吗?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