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说到大壮陪汪琳琳回家探亲,汪姐父母和哥哥嫂子本来热情有加,后来听说大壮只是一个来自乡下的地级市学院大三学生,一下子改变了态度,开始冷落大壮。
大壮不以为意,还是拿出一张3000万元的银行卡给汪国庆,让他们一家改善住房条件。
汪琳琳心里不舒服,把大壮的身份随口说了几句,就使父母和哥哥嫂子大为震惊,接着是神情陷入窘境,愧疚不已。
汪琳琳父母原来是在湘西的一个县当医生和护士,后来才调到界首市医院工作。
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汪琳琳的爷爷奶奶当时都还在乡下生活。
爷爷是个苗医,还会武术,只有汪国庆一个儿子,另外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本村一位教师。
汪国庆的儿子出生后,母亲曾经帮他带过孩子,后来有了第二胎,就是汪琳琳出生后,家里忙碌起来,到汪东方四岁可以上幼儿园时,汪国庆提出让母亲把汪琳琳带回老家抚育,儿子读书自己夫妻可以接送,加上房子比较小,确实容不下这么多人居住。
所以,汪琳琳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属于隔辈亲,对父母的感情,反而没有像对爷爷奶奶那么亲近。
在爷爷身边,她学会了几种拳术,还会用草药解毒,为她当兵后很快从普通战士脱颖而出打下基础。
也正是因为她在农村长大,所以性格顽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敢于抗争,而且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同时,对大壮童年和少年时期遭受的磨难感同身受,只要有谁看不起农村人,她就不与之为伍。
汪国庆的父母在汪琳琳读初一的时候先后因病去世,他们夫妻才把汪琳琳从乡镇中学转学到界首一中,那时,汪琳琳11岁,她天资聪颖,小学连续跳级,到了界首一中的时候,成绩非常突出,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15岁那年,她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鼓励下,以高二年级学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分数居然上了重点线,她没有听从父母叫她报考浙江大学的意见,而且选择了在北京的中国公安大学,录取后进入国家安全学专业就读,还不到两年,就被洪州军区选中,提前进入特战旅实习,十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她正直、勇敢和捎带点冷酷的性格。
她在爷爷奶奶离世后,虽然被父母接回到身边,但汪国庆夫妇在家庭里有“重男轻女”
的习惯,对儿子汪东方百依百顺,对两个女儿虽然不敢说不喜欢,但就是和儿子的待遇有细微区别。
所以,汪琳琳平时与父母很少沟通,在他们面前沉默寡言,只和哥哥、妹妹说说话。
她进入特战旅之后,一是工作确实忙,根本没有家庭的概念,部队就是自己的家,她几个年都没有回家过,虽然跟特战旅任务性质有关系,但她对父母缺少那种依恋才是主要原因。
看珊珊要带着大壮和姐姐到酒店住宿,赖丹丹拉住汪琳琳的手,泪流满面,声音哽咽地说:“琳琳,妈对不起你,这几年你在部队肯定吃了不少苦,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还惹你不开心,原谅妈妈,好吗?”
这时,汪国庆和汪东方都流出了眼泪,连韩冰也拉着小姑子的手,请她原谅自己的目光短浅和对大壮的轻视。
大壮看到这里,对汪琳琳说:“姐,别怪叔叔阿姨和哥哥嫂子,我不会介意的。
你在回来之前没有介绍过我的情况,他们一时间难以接受你成为我的女朋友,我可以理解。
这世界上,如果没有了亲情,心灵就无处安放。”
汪琳琳听到大壮的话,抱着大壮痛哭起来。
而汪国庆夫妇和汪东方、韩冰看到大壮竟然如此通情达理,立马羞愧难当,特别是大壮最后一句带有哲理的话,使他们顿然感悟到这个年轻人绝不是一个大三学生那么简单,他的背景,也许深不可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