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司马懿的话语落下,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之中。
文武百官尽皆凝视着他,似乎在消化这个大胆而突兀的提议。
曹丕轻轻敲打扶手,看向司马懿:
“仲达,详细说说你的计划。”
司马懿微微拱手:“陛下,西川之地,物产丰饶,乃天府之国。”
“刘备虽得此地,但根基尚不稳固。”
“如今,蜀军精锐尽在猇亭,西川防卫空虚。”
“我军若以奇兵突袭,定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一旦攻取西川,我军便可依托此地,对江东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曹丕点点头,扫视群臣:“诸位以为如何?”
贾诩微微躬身:“陛下,西川地势险峻,蜀道难行,一旦两军陷入僵持,对我军极为不利。”
“此外,刘备已然称帝,且还是以汉室正统自居,民心所向。”
“我军远去,恐难以迅速站稳脚跟。”
王朗点头附和:“太尉所言极是。”
“西川之地,民风彪悍,且对刘备忠心耿耿。”
“我军即便攻下,也难以短期内安抚民心。”
“再者,蜀军虽在猇亭大战中消耗颇大,但其精锐仍在。”
“若我军攻西川,刘备必回师救援,届时我军腹背受敌,形势危矣。”
刘晔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司马侍中之计虽妙,但风险亦大。”
“相比攻打西川,南下江东更加有利于我大魏。”
“刘备占据汉中、益州,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我大魏若攻蜀,将面临持久战,及巨大消耗。”
“且孙权很有可能会趁机突袭,关羽就是因为吕蒙偷袭荆州,才一败涂地,直至死于非命。”
“如此一来,我军便形成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江东则不然,虽然拥有长江天堑,但我军只要渡过长江,便是一片坦途。”
“且,先帝曾在赤壁折戟沉沙,此乃每一个大魏将士心中的痛,无不想着一雪前耻,了却先帝未了心愿。”
好个刘子扬,竟然连先帝都抬出来了!
暗自嘀咕一句后,司马懿轻轻摇头:
“刘侍中所言虽不无道理,但眼下孙权已向陛下称臣,乃为我大魏吴王。”
“陛下出兵江东,不仅师出无名,且还会让天下人以为陛下朝令夕改,言而无信。”
“如此,我大魏信誉何在,威严何存。”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