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有信仰的人们在战斗-《年代:四合院里的悠闲生活》

第12章 有信仰的人们在战斗(第1页)

“得儿~驾!”

一辆大车轻松地跑在宽阔的土路上。

刘德信坐在车把上,一条腿收起来杵在扶手上,一条腿耷拉着,手里拿着鞭子,时不时地抽一下。

距离第一次进保州城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刘德信已经熟悉了这份工作。

最开始是在货栈里打杂,跑跑腿,调度安排之类的。

算账肯定是不用想了,这个怎么说也算是商行的机密。

罗掌柜很和气,不管是对谁,总的来说,就是工作氛围很好。

甚至有那么一刻,刘德信觉得比八十年后的职场轻松。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忽听得城外乱纷纷”

刘德信摇头晃脑唱着几句空城计,这年头娱乐节目没多少,这段时间一直来往于保州各地,看的最多的就是杂耍,卖艺,还有就是戏台唱大戏。

在刘德信的记忆里,也就是小时候每年四月十八庙会,会请戏班子来村里搭台唱戏,一共七天。

那时候不懂,也喜欢听,就是爱凑热闹。

而且最喜欢的其实是搭台子的时候,天天过去,看着戏台一点点成型。

大小不一的木杆,绑成传统戏台样式的架子,外面用草席覆盖,拿大针穿上绳子缝在木杆上。

一到晚上,老人们搬着板凳在台下听戏,孩子在周围你追我赶打闹,也会抢在戏台前,用石头砖块垒起来,登在上面扒着戏台看着,又或者骑在戏台突出的木杆处。

这种黄金位置,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打架不在少数。

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武生,小丑或者花脸,听着快板流水,而当老旦出来的咿咿呀呀的时候,就钻戏台底下,去后台看稀罕去了。

现在刘德信有点喜欢看了,甚至还能哼两句,也觉得自已越来越融入这个时代了。

这次回家,刘德信留下了不少东西,面粉,玉米面还有黄豆,还给了孩子们一兜桃子和苹果。

两个月了,空间的第一批粮食已经成熟了,小麦玉米各打了五千斤,加上之前的囤货,各有七千斤了。

为了给家人省事儿,直接在空间里弄成面粉和玉米面。

棒子魂儿,就是玉米芯,留下了。

不是吃,有粮食了谁拿那个填肚子,留着用来烧火,。

平原农村用来做柴火的,一般就是棒子秸,棒子芯,麦秸。

至于树枝什么的,有,但是很少用。

粗大的木柴一般是冬天晚上烧炕,还有就是炖肉用,能撑时间长,不用总添柴。

之前种的豆类也熟了两茬,第二茬就主要种的黄豆。

现在家里不再做凉粉和豆腐去卖了,黄豆用来做豆腐自家吃,是很好的蛋白质补充了。

这个就让刘德旺在家锻炼锻炼了。

收成过后,刘德信直接把秸秆什么的都直接碎在地里,纯天然有机循环。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