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转业归乡-《四合院战场归来,家没了》

第3章 转业归乡(第1页)

抗美援朝的硝烟,仿若被岁月轻拂的尘埃,悠悠然地缓缓落定。

曾经响彻战场的厮杀声,也如同渐息的浪潮,悄然隐没于历史的浩渺长河之中。

然而,战争在朝鲜大地镌刻下的累累伤痕,恰似一道道难以愈合的创口,深深嵌入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成为永远的痛。

周建民本已踏上归乡的旅程,行囊中装满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

可当他目睹朝鲜满目疮痍的景象,瞧见那些在废墟间苦苦挣扎、艰难求生的朝鲜民众,悲悯之情便如汹涌的潮水,在心底澎湃翻涌,难以抑制。

思量良久,他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毅然决然地做出了留下的抉择。

自那以后,周建民宛如不知疲倦的拓荒者,从黎明破晓的第一缕曙光,到夜幕笼罩的最后一丝余晖,他的身影始终忙碌穿梭在断壁残垣之间。

日复一日,他重复着搬砖运瓦的劳作,汗水无数次浸透他的衣衫,每一滴都饱含着他的辛勤与付出。

那被汗水浸湿的衣衫,又在烈日的炙烤下无情烘干,留下一道道斑驳的白色汗渍,宛如岁月镌刻的勋章。

他不仅付出了艰辛的体力劳动,更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他手把手地教朝鲜人民如何搭建更为稳固的房屋,耐心地讲解如何改良耕种方法以提高粮食产量。

他一心只为帮助朝鲜人民提升生产能力,改善生活水平,让他们能在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他的无私奉献,恰似冬日里那缕最温暖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每一个朝鲜人民的心田,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中国人民跨越国界的深厚情谊,这份情谊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两国人民的心。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几年的岁月悄然流逝。

周建民终于接到了回国的通知。

离开前夕,他专程前往平壤市,与那些曾在枪林弹雨中并肩浴血奋战的战友们告别。

当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往昔的回忆如汹涌的潮水般奔涌而来,将他淹没。

他们曾一同在生死边缘徘徊,为了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而并肩作战,每一场战斗、每一次冲锋,都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如今,分别的时刻悄然来临,他们即将各归其国,但那份生死与共的情谊,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变得坚不可摧。

告别仪式上,周建民与战友们紧紧相拥,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肆意滑落。

他们相互祝福、彼此鼓励,每一句祝福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每一声鼓励都充满了力量。

他们衷心希望对方在未来的日子里,平安顺遂,幸福安康,这份美好的祝愿,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

离开朝鲜后,周建民踏上了归乡之路。

一路上,对家的思念如潮水般将他的心填得满满当当,家人的音容笑貌不断在他的脑海中浮现,那些温馨的回忆如同温暖的炉火,驱散了他旅途中的疲惫。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愈发强烈,像一盏明灯,照亮他前行的方向。

经过几天的车马劳顿,周建民终于抵达了四九城。

远远望见那座熟悉而庄严的城门,激动与自豪之情如汹涌的波涛,在他心中澎湃翻涌。

这里,是他成长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他的童年欢笑与青春梦想;这里,是他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每一个角落都留存着他奋斗的足迹;这里,更是他未来生活的崭新起点,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