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骑着自行车带着易中海,在他的指挥下七扭八拐地来到一户人家。
大门开着,易中海领着何雨柱熟悉的进了院子。
不大的小院儿,搭了个雨棚,打造好的家具摆放整齐。
各种木材靠墙码放着,木匠用的工具,琳琅满目的挂在墙上。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戴着眼镜,拿着锤头和凿子叮叮当当在凿眼儿。
还有个三十多岁,光着膀子的精壮汉子,拿着锯子在哼哧哼哧锯着木头。
“哟,老李,忙着呢?”
听到声音,老头儿停下了手里的活,抬头看去,一脸惊喜的说。
“嘿呦,这不老易嘛,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可有日子没见你了。”
站起身来,放下工具,又拍了拍身上的木屑,老头儿走几步迎了上来。
“嗨,最近厂里比较忙,一直没腾出空过来看看。”
“这是何雨柱,我们院儿里的邻居,这不马上要结婚了,想打点家具,我就领他过来看看。”
俩人认识二十多年了,也就没那么多客套。
易中海直入主题,表明了来意。
给何雨柱和老李头互相介绍了下,就让何雨柱说说自已的要求。
“李叔,现在结婚都流行三十六条腿,我想打全套的,结实耐用就成。”
“家里的门窗都漏风透气的,也一起打了吧。”
六十年代的“三十六条腿”
。
一般指的是一个大衣柜、一个饭橱、一张方桌、4把椅子、一张双人床,一张写字台。
何雨柱家里的家具,还是何大清搬到四合院时置办的,都用了二十多年了。
款式老旧不说,被虫咬鼠啃的有点惨不忍睹,睡觉一翻身床就吱呀作响。
他可不想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大床寿终正寝,给整散架了。
老李头背着手,给何雨柱介绍起了木材的种类、款式和工艺。
别的不说,光院子里打好的成品和半成品家具,就让何雨柱对老李头的手艺佩服满满。
木材何雨柱选了榆木和楸木,用卯榫结构,雕刻上简单的花纹。
油漆没要现在流行的红色和橘红色,刷上清漆,保留原木纹路就挺好看。
“行,我记住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要用?”
干了一辈子的木匠,这些家具,老李头闭着眼都能给他造出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