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大夫商量好后,又拟定了契书,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因为宋墨要驱蚊膏要的很急,莫桑桑又马不停蹄的去了村长家。
村里春耕到秋收这段时间其实没有什么可忙的,一般也就是折腾自家那地里的几根菜,村里的收益都是来源于种的粮食,或者是各家会的一些手艺。
不过村里人不太会做生意,接的活都是熟人介绍的一些活,只能算作是家里的一些补贴。
莫桑桑过去的时候,村子里几个大爷、大娘正围在村口唠嗑。
见莫桑桑过来,还都招呼着让莫桑桑过去说话。
莫桑桑走到村长边上,“叔,有个事想跟您说说。”
她这么一说村长也明白了,起身往一边去。
“桑丫头,有什么事?”
“叔,您上次给我做的盒子,您可以接着做吗?我上次做了驱蚊膏卖,被镇上医馆看中了,我跟人说好了,以后那小盒子都从您这里定做,我给报的价是五文钱一个,您看合适不合适?”
“丫头,你是说真的?”
村长有些激动的问。
“自然是真的,就是您看价钱合适不合适?若是不合适我再去说说?”
“合适!
合适!”
村长家其实也不富裕,因为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家里自然不会有太多的银钱,眼下这活确实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丫头,这份情,叔我记下了!”
“还有个事。”
莫桑桑赶紧开口,“做驱蚊膏还需要艾叶跟薄荷草,我想说让村里人都去采,只要是符合标准的,采回来的草都按照三文钱一斤收。”
“你这丫头!”
村长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明明是好事,怎么落到这丫头嘴里,还像是在求他办事一样。
带着莫桑桑回到刚才的人堆,村长清了清嗓子:“各位,桑丫头跟镇上的医馆接了个活,需要艾叶跟薄荷,各家采回来按照三文钱一斤回收,你们可愿做?”
“愿意啊!
这农闲,没事做不说,这有钱挣还不愿意做,难不成是傻子?”
有人接了话茬道。
村长沉着脸道:“不过这丑话说在前头,桑丫头为大家着想,若是有人以次充好,或者掺和一些杂草,那就别怪到时候打开祠堂。”
“嗨,村长,您说的哪儿的话,我们怎么会干这缺德事呢。”
“是啊!
顾家的你就说要啥样的,我们保准不会出错。”
莫桑桑走到一旁的地头,顺手揪了一根艾叶,还有薄荷递给说话的大娘。
“各位叔伯婶子、这东西好找,只是也就只有夏季才会有,所以我们这整个夏季都是可以采摘的。”
“之后每日辰时,镇上张大夫会派人过来收,就在这处晒谷场,到时候你们拿来即可。”
莫桑桑话音刚落,刚才还围在一起的人,就瞬间各自散开回家拿工具去了。
转头看向村长:“叔,那您先忙,我先走了!”
“哎!
好!”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