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便到了康熙二十八年。
过了年,虚岁十岁的胤祐身量又长高了些许,原本圆润的小脸也渐渐显出了几分少年的棱角。
眉眼之间越发像他的额娘佟佳氏,俊秀中带着几分清贵。
只是那双眼睛依旧清澈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
转眼间,便到了上元佳节。
江宁城里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热闹非凡。
秦淮河畔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喧嚣声震天。
今天过节,胤祐便穿了一件妃色的莲花纹锦袍,腰间系着一块羊脂玉佩,衬得他愈发面冠如玉,俊秀挺拔。
佟佳氏遗传给他的桃花眼微微上挑,眸光却似浸在寒潭中的墨玉,清冷得与周遭喧闹格格不入。
腰间羊脂玉佩随着他拾级而下的动作轻晃,在灯笼暖光里泛起温润涟漪。
虽然还是个少年模样,却已隐隐有了几分风流倜傥的意味。
曹颙早早地便在曹府门前候着,一见到胤祐,便笑着迎了上来。
“可算候到鹤京兄了!”
曹颙从影壁后转出,玉冠上嵌的东珠在月色下莹莹生辉。
他正要上前搭肩,忽被岳兴阿刀鞘横挡,只得讪讪收手笑道:“你这伴读倒比御史台的言官还严苛。”
“让曹颙兄久等了。”
胤祐像是话本子里的那样拱手作揖,笑着说道。
“不久,不久。”
曹颙改为眼疾手快抓住了胤祐的手,“咱们这就走吧。”
一行人沿着秦淮河,缓缓而行。
沿途的花灯千姿百态,争奇斗艳。
有宫灯、纱灯、龙灯、凤灯、鱼灯、兔灯……各种各样的花灯,看得人眼花缭乱。
灯光映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如梦似幻。
河面上画舫穿梭,丝竹声声,歌舞曼妙。
岸边,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文人的吟诗声交织在一起。
“鹤京兄,你看那盏兔子灯,多可爱!”
曹颙指着一盏造型别致的兔子灯,笑着说道。
胤祐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兔子灯通体雪白,两只长耳朵高高竖起,眼睛是用红宝石做的,闪闪发光。
“的确很可爱。”
胤祐点点头,笑着说道。
他想起宫里养的那几只兔子,也是这般模样。
“猜灯谜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猜中灯谜有大奖!”
不远处,一个灯谜摊前围满了人。
摊主扯着嗓子吆喝着。
“鹤京兄,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