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好了步枪,下一步就是轻机枪了,作为班组火力的支援,轻机枪选择,肯定要慎重,很多人都是受到电视剧的荼毒,想到抗战时期的轻机枪首先想到的是捷克式zb-26轻机枪,而且,还是有着ak的弹夹的捷克式,郭猛想想就好笑,要知道,真正的捷克式zb-26轻机枪,弹夹是在枪身上端,而且,弹夹也不是冲锋枪的弹夹。
那么,相较于捷克式,还有那些适合当下的我军配备的轻机枪呢?郭猛首先想到的就是川军军阀在四川华兴机械厂仿制的启拉利,那么,比较一下这两款的数据。
口径:瑞士原版为7.5毫米,中国版为7.92毫米。
启拉利ke7轻机枪瑞士SIG公司1928年定型制造。
性能参数:
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
冷却方式:气冷式。
射击方式:具备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射击方式。
弹头初速:700米秒。
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800米。
理论射速:450-550发分钟。
枪全长:1190毫米。
枪全重:8千克。
供弹具:有25发弧形弹匣或50发弧形弹匣。
枪械特点:
结构简单:构造相对简单,分解容易,机械零配件较少,制造工艺也不太复杂,便于维护和保养。
机动性好:重量较轻,一名枪手即可轻松操控,进入作战位置和转移阵地都比较方便快捷。
射速适中:理论射速为450-550发分钟,在当时属于中等水平,能够提供较为持续的火力支援。
瞄准便捷:设有机械瞄具,且部分型号有加装光学瞄具的接口,方便射手瞄准目标,提高射击精度。
1928年-1939年间,国民党政府向瑞士购买了3025挺,成为中国军队主力轻机枪。
1934年,四川华兴机械厂开始仿制,到1939年停产时共生产6000余挺,广泛应用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志愿军也少量使用。
再看捷克式zb-26轻机枪的数据
原产国:捷克斯洛伐克。
定型时间:1925年定型,1926年正式开始批量生产。
性能参数
口径:7.92毫米。
全枪长:1165毫米。
枪管长度:602毫米。
全枪重:9.66公斤。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