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鸭绿江畔一片繁忙景象,东北人民革命军如钢铁洪流般集结于此。
据不完全统计,其兵力已然高达三十万人!
这其中,尤以原奉天军区楚世新所率部队最为耀眼夺目,可谓是精锐之中的翘楚。
且看每个班级的火力配备,简直奢华到令人咋舌。
每班皆装备有两挺班属轻机枪,每当开火时,那清脆的射击声响彻云霄,犹如夺命的音符,无情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此外,还有两把虎式突击步枪,它们犀利异常,仿佛能够在须臾之间撕裂敌人精心构筑的防线。
三把崭新的奉17式步枪更是引人注目,其制作工艺堪称精湛绝伦,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准度,都远远超越了同时期其他武器。
不仅如此,每班还配有一个轻巧灵便的掷弹筒,别看它个头不大,但在关键时刻总能给敌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沉重打击。
再将目光投向团级部队,这里各类兵种一应俱全,各司其职。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迫击炮连,那些炮手们神情专注、全神贯注地紧盯着前方,只要一声令下,便能迅速用炮弹将敌人彻底淹没。
而特务连的战士们则各个身怀绝技、身手不凡,他们宛如鬼魅一般穿梭于敌后,执行着那些危险至极但又至关重要的特殊任务。
至于通讯连的通讯兵们,则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以确保信息的通畅无阻传递。
可以说,他们就是整个部队的神经中枢,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每一道指令才能得以准确无误地下达并得到贯彻执行。
师一级部队所配备的炮兵营实力极为强悍,那12门105毫米的榴弹炮宛如钢铁巨兽般整齐地排列在一起。
炮管高高扬起,直直地指向湛蓝的天空,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息,似乎在无声地向远方的敌人宣示着自己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
而放眼整个奉天军区,其军事力量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这里坐拥两个规模宏大、装备精良的155毫米口径榴弹炮团。
当这些威力惊人的重炮齐声怒吼时,大地都会因之剧烈颤抖,仿佛天崩地裂一般。
身为军队统帅的张学良,对于制空权的关键性有着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因此,他果断下达命令,紧急调动了两个飞行大队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前来增援。
这批战机绝非等闲之物,它们凝聚着众多华裔以及从德国远道而来的顶尖科学家们的心血与智慧。
这些科学家们充分借鉴了美国著名的B-17轰炸机和德国先进的BF-109战斗机的设计理念,并在此基础之上历经无数次艰辛的试验和反复的改进,最终成功研制并仿造出了属于己方的奉-1轰炸机和歼-1战斗机。
其中,奉-1轰炸机身形巨大且威猛,宽阔的机身能够承载大量弹药,具备对敌方关键战略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的能力;相比之下,歼-1战斗机则显得灵巧轻盈许多,它在空中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击败来犯之敌。
与此同时,从奉天秘密调来了装甲旅,共计90辆轻型坦克。
这是东北科学院研制的新型坦克,被命名为豹式坦克。
豹式坦克外观威武,装甲坚固,火力强大,在战场上犹如钢铁巨兽,让人望而生畏。
1928年4月4日,凌晨三点,夜空如墨,万籁俱寂。
张作霖坐在中nan海的办公室里,面色凝重,手中的毛笔在对日作战宣言上落下最后一笔。
他以日本政府干涉中国内政为由,正式发布了对日作战宣言,这一宣言,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黑夜的宁静。
同一时间,鸭绿江边气氛凝重而紧张。
张学良身处在指挥部内,身姿挺拔,他那双深邃且锐利的眼眸紧紧地凝视着眼前那张巨大的军事地图。
只见他微微皱起眉头,似乎正在脑海中迅速谋划着战略布局。
突然间,就在手表显示凌晨三点一刻时,他猛地抬起右手,用力一挥,并大声下达命令:“全体出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