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对一个地方的印象,那多半是停留在第一次踏入时的感受。
仁怀也不例外。
第一次踏入茅台镇,是在好多年前了,那时,来遵义还没多久,有次坐大巴车出差前去赤水,需要经过茅台镇,在进入茅台收费站的时候,一股浓烈的酒香便灌进了车厢,整个空气中弥漫的醁醽气味,给疲惫无聊的旅途注入了兴奋感。
一直沿着红河边飘到二合镇才慢慢消散开。
虽然这段途中尘土飞扬,肯洼颠簸。
总的来说,香气是占据主导的。
堵车的时间还延续了鼻腔的享受。
我就在想,酒城之名的确名不虚传。
后来,工作缘故,又多次到茅台镇,总结来说,给我的印象,便是两个字:一个是“香”
,一个是“脏”
。
为何这两个字义上有着对立的两个字,会是对茅台镇的直观感受呢?这确实要好好用心斟酌的讲一讲。
我们对于食物的美味追求,时刻没有停歇,变着戏法般推陈出新。
可时间又一再证明:苍蝇馆的味道肯定美味过星级餐厅几条街几个世纪不止。
后者永远都无法在美味上和前者一比。
可你看吧,苍蝇馆之所以称为“苍蝇馆”
,很大程度是它的卫生条件表现的令人难以接受。
说白点,就是“脏”
。
为何脏的却美味呢?却让你吃着“香”
呢?是它的烟火气,是它的接地气。
烟火气和接地气说明它更接近原生气息。
没有过分的加工,也就没什么科技与狠活,接近人之初接触食物时的味道。
茅台镇的脏,也直观,你看那条美酒河,都泛着红色了,名字诠释的跟直接些赤水河。
欸,还别说,偏偏就是这看上去脏的河水,积聚的几百上千种微生物,酿出了香冠九州的美酒。
即便把河水装着换个不远的地方去酿,完全达不到这份独特。
怪吧。
还真是解释不来,为此研究,还研究出了“院士”
呢!
不过也是了了。
不知道Deepseek有没有很好的答复呢?
现在呢,为着保持这份独特,就让一切依旧吧。
脏香说
一脏和一香,世争又世戗。
才别苍蝇馆,即入茅酒坛。
院士来救场,布衣去解酣。
原是孪生相,倾轧永互忙。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