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她跟前做个得脸的丫鬟,除了人身自由外,旁的可都比做一个举人的女儿强。
不说旁的,若是梦姐姐是老夫人跟前得脸的大丫鬟,拿着大丫鬟的玉牌出府,那姓梁的书吏见了说不得都要点头哈腰。
再就是老夫人虽来二儿子林牧这里,但估计也待不了两年。
一是二爷林牧出身侯府,且二夫人出身亲王府。
怎么地都不可能只在地方上蹉跎一生。
如今景州府时局稳定,且百姓安居乐业。
将之前被贪官污吏祸害过的景州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便已算是十分的功绩了,二爷林牧到时定会升调回京。
回了京都便不是小小的四品知府府,而是平宁侯府。
她们即便是丫鬟,身份也要更体面些。
且旁人知道余家有个在侯府老封君跟前都能说得上话的女儿,但凡余家再有事儿,也得掂量两分。
“梦姐姐可要考虑清楚。”
林岁安顿了顿又道:“若是能有两全其美的法子,既让二爷帮伯父洗清冤屈,又不叫老夫人心中不快,就好了。”
“你呀,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能不叫父亲背负冤屈,我便心满意足了。”
余梦非被林岁安的话感动到,轻轻戳了戳林岁安的脑袋。
两人心中刚升起几分惆怅。
余母腰间围上围腹,一手便提着一块儿五花肉,一手拎着菜刀,在灶房门口冲着余梦非和林岁安喊道:
“梦非,你别坐在那儿了。
下半晌便要回府去,阿娘把肉先蒸上,晌午吃才软烂。
你再去隔壁街豆腐铺子打块儿豆腐,娘拔了地里的青菜做个汤,好解腻。”
两人的愁绪即刻便被余母一嗓子打断,马上便起身出门买豆腐去。
不得不说,余母有一手好厨艺。
余父余传文原本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在余家,余传文便是最出息的。
他是家中独子,爹娘为了供他读书积劳成疾,早早的去了。
余母是余传文早早定下的娃娃亲,两人感情甚笃。
余母嫁给余传文后继续支持余传文读书。
好在余传文第二年便考上了举人。
只是余梦非出生后,余传文心中重心更倾向于妻女,考了一次不中,便不想再耗费时间金钱去苦读了。
便在青云书院谋了个教书的活儿,做了青云书院的夫子,养活一家老小。
虽说家中后来也买了一个婆子一个丫鬟来伺候余母和余梦非,但余母还是喜欢自己下厨做好吃的给夫君和孩子吃。
且余梦非父子三人都十分喜欢余母做的饭食。
现在林岁安表示,她也很喜欢。
两人去买了豆腐回来,中午余母蒸了一大竹屉蒸肉,烧了青菜豆腐汤,还炒了个鸡蛋。
“哇,好丰盛。”
余书恒上午在屋中听到罗子清同余母和余梦非说的那些话。
虽然他才五岁,并不十分懂阿娘和子清哥哥说的那些,但是他也知道阿爹被人诬陷,知道阿娘和阿姐都十分伤心。
只是阿姐勒令他在房中读书练字,不叫他不准出来。
眼见着要吃饭了,他还以为阿姐将他忘了。
谁知饭菜刚上桌,阿姐便叫他了,阿姐真好,阿姐肯定最疼爱他。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