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追梦少年之 童年磨难-《蜀江水碧》

第五章 追梦少年之 童年磨难(第1页)

就这样经过他们二人的密谋,由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辅国主导的马嵬驿兵变计划开始实施。

杨国忠以及杨玉环等杨家众人被悉数处死,陈玄礼陪同玄宗带着部分禁军继续向蜀地进发。

太子李亨履行“天下兵马大元帅”

职责,带领将士平定叛乱。

在李辅国的运作下,父子之间的一场皇位之争,被顺利的掩盖过去。

李亨急急忙忙向着遥远的北方灵武奔去,那里是他的封地。

在李辅国和太子妃张良娣鼓动下,李亨宣布登基称帝,庙号肃宗,并尊已到成都的玄宗为太上皇。

诏书随即发往蜀地,李隆基这时才恍然大悟,感叹“相煎何太急”

,无奈之下只得交出国玺,退出历史舞台。

刚刚登基的肃宗,急忙调回了陇右以西的所有军队,这些都是为防止吐蕃、大食等外敌侵扰边疆的强师劲旅,战斗力极强。

同时又向北面少数民族回纥汗国租兵借将,参与国内的平叛之战。

在伏尔加湖的南岸鄂尔浑河北端,这里是回纥汗国的王廷,只不过是比较大一点的毡蓬、守卫森严而已。

可这里面的人物,确实是让周边国家颤抖的“魔鬼”

——回纥汗国英武可汗。

“父汗,唐廷遣使来我汗国借兵,为什么要如此答应他们呢?”

在英武可汗旁坐着他的儿子移地健,悄声问道:“我们何不假借唐国的内乱,挥军南下,抢夺人畜,拓展疆域?如若父汗同意,有儿亲自带兵冲锋陷阵。”

“我儿强悍勇猛,为父自然高兴。

可你没有全面分析权衡,就目前我汗国各方面情况,能与大唐抗衡吗?更重要的是一旦走上那条道路,很难保证唐朝廷不与叛军媾和,再返过头来一致对外,届时我们的生存环境将会更加恶劣。”

英武可汗神秘一笑,“我儿还不知道,他们向我方借兵所答应的条件,相比于你的主张要更加优厚,且没有一丝风险。”

自此之后,大唐朔方以西直到西域的大片领土已经无兵可守,被吐蕃等外族旋即侵占。

光复后的“两京”

,在肃宗事前承诺下,被借来的回纥将士洗劫一空。

更为离奇的是在“安史之乱”

结束后,唐王朝北方半壁江山的几个节度使职务,要么是由借来的外族将领担任,要么是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将降唐后所拥有,祸患就此埋下。

至此,这些藩镇各霸一方,相互攻讦,与朝廷为敌,大唐帝国的丧钟就此敲响。

原来,在肃宗向回纥汗国借调兵马时,承诺人家凡属回纥将士参与夺回被叛军占领的地方,土地还唐,其他人畜财物皆要归属回纥。

所以,把叛军赶跑后的长安和洛阳等城池,尽遭浩劫。

肃宗还保证,叛乱平定后的北方节度使,尽量让有战功的回纥将领担任,以利两国边境安宁。

元稹刚刚在亲人的祝贺声中度过了六岁生日,父亲元宽却因病而亡,留下孤儿寡母,在靖安坊偌大的宅院中艰难度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