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的黄昏总是裹着层青灰色的雾霭,像是老坟头飘出的烟瘴。
我蹲在村南头的歪脖子槐树下,看最后一丝天光被连绵的峰峦吞没。
远处老林子里传来寒鸦的啼叫,惊得枯枝上的积雪簌簌坠落。
"李老六!
"
我缩了缩脖子,扭头正对上王寡妇家新糊的窗纸。
惨白的纸面上映着个佝偻人影,活像被揉皱的纸人。
那是冯吊客——全村唯一敢在坟地过夜的抬棺人。
此刻他正用那双嵌在褶子里的黑窟窿眼盯着我,手里锈迹斑斑的铜烟锅在暮色里忽明忽暗。
"听说你满屯子打听鬼故事?"烟锅在门框上磕出火星,惊飞檐角倒挂的冰凌,"不怕阎王爷给你记红帐?"
我搓着冻僵的手钻进他屋里。
土炕上摆着半截残烛,火苗被穿堂风吹得东倒西歪,在斑驳的墙皮上投出张牙舞爪的影。
冯吊客的棺材钉就挂在正堂,七寸长的铁钉被磨得锃亮,钉头还沾着暗红的漆皮。
"尝尝城里的二锅头。
"我掏出揣在怀里的酒葫芦,泥封刚启,辛辣的酒气就冲散了屋里的霉味。
墙角堆着的纸钱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半截褪色的招魂幡。
老抬棺人的喉结在树皮似的脖颈下滚动:"八年前那场白事..."他忽然压低嗓门,枯枝般的手指攥住我的腕子,"那口黑棺抬到乱葬岗时,坟圈子里的野狗全哑了嗓。
"
我后颈的汗毛倏地竖起。
窗外传来积雪压断枯枝的脆响,像极了孩童踩碎骨头的动静。
冯吊客往火盆里啐了口烟油,滋啦一声窜起半尺高的蓝焰。
"要听《鬼童跳棺》,得先应我三件事。
"他凹陷的眼窝里闪着幽光,"听完别问真假,莫追后事,更不许..."话音戛然而止,屋外骤然响起急促的犬吠,紧接着是重物坠地的闷响。
我们冲出门时,只见看门的老黄狗瘫在雪地里抽搐。
它脖颈扭曲成诡异的角度,犬齿间死死咬着半块沾血的粗布——正是冯吊客擦棺材用的那块。
八年前,村里有个姓赵的老婆子,家里有个孙子,五岁,掉进水塘淹死了。
那天阴得邪乎,天空像刷了层灰,雾气黏在地上,村里静得连鸡都不叫。
赵老婆子找他抬棺下葬,棺材小,黑漆刷得油亮,上面刻着些歪歪扭扭的符,像小孩拿炭条乱画。
他带着三个帮手——牛二、刘瘸子、王石头——扛着棺材往西边坟地走。
棺材轻得很,可一抬起来,总觉得有股力往下拽,像有人在底下拉绳子。
冯吊客嘀咕:“这不对劲儿,五岁娃,能有多重?”
牛二笑他:“冯哥,你老喽,手脚不利索。”
可话没说完,棺材里突然传来“咯咯”
的笑声,细细的,像小孩在玩,断断续续,像是从木缝里钻出来。
冯吊客头皮一麻,喊道:“啥动静?”
刘瘸子凑近一听,吓得拐杖掉地上:“是笑声!
这娃没死透?”
可棺材钉得死死的,钉子都锈了,哪来的活人?
那笑声没停,越来越响,夹着低语:“好玩…好玩…”
雾气里,棺材旁隐约冒出个小影子,矮矮的,披着湿漉漉的破衣,脑袋歪着,手里攥着个泥团,低声笑:“抬俺…抬俺去玩…”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