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的夜风总带着股腥甜。
村西头那排老屋后头,山脊裂着豁口,像被巨斧劈开的颅骨。
冷风从豁口灌进来,裹着松针和腐叶,在青瓦檐下打着旋儿。
我李老六就住在这风口下,夜里常被呜咽声惊醒——那声响不似寻常山风,倒像千百个妇人在哭嫁。
屯子不过百来户,巷道窄得能蹭着两边土墙走。
日头一落,连看家犬都缩在窝里打颤。
偏生我这人贱骨头,自小爱往村东老槐树下凑,听瘸腿三爷讲"吊棺新娘",缠着守墓赵四说"血月借道"。
前些日子听说蔡婆子要开讲真事,这老婆子年轻时给死人接生,给活人画符,肚里不知藏了多少阴司故事。
霜降那晚,月亮被黑云囫囵吞了。
我裹着露絮的破袄,踩着满地碎瓦往村北摸。
风卷着枯槐叶往领口钻,煤油灯昏黄的光圈里,忽见墙上树影扭成个女人身形——青丝披散,罗裙翻飞,转瞬又碎成千万纸钱。
蔡婆子的土屋挨着乱葬岗,门前老槐生得奇诡,枝桠虬结如鬼爪。
正要叩门,忽闻铜铃轻颤。
门缝里探出半张青灰脸,皱纹里嵌着陈年香灰。
"老六?"她嗓子像砂纸磨棺材板,"戌时三刻敢来撞阴门,倒是条汉子。
"
屋里供着送子娘娘,烛火却是幽绿色。
蔡婆子盘腿坐在草席上,腕间铜铃纹丝不动,炕桌上黄符无风自翻。
"三十年前那桩事..."她忽然掐灭灯芯,"得摸着黑讲。
"
蔡招娣眯着眼,盯着跳动的灯火。
那是三十年前,她在靠山屯给人接生,靠画符和接生手艺混饭吃。
村里有个女人叫张秀英,三十出头,长得俊俏,嫁给了村南的刘铁柱,生了个闺女叫刘小红。
可张秀英命苦,第二胎怀到八个月时,夜里去井边打水,脚滑摔了一跤,孩子没保住,流了产。
那是个女婴,血淋淋地掉下来,脸皱得像核桃,眼皮半睁,露出条白缝,像在瞪人。
蔡招娣接生时瞧见那女婴,心里一紧,嘀咕:“这怨气重,怕是要出事。”
张秀英哭得撕心裂肺,刘铁柱黑着脸说:“死了就死了,埋了拉倒!”
他们把女婴裹了个破布,扔到村东的乱葬岗,没烧纸,没立碑,连个名字都没给。
张秀英身子弱,几年没再怀上,刘铁柱急了,村里人嚼舌根,说他没儿子断后。
张秀英找上蔡招娣,跪着求:“蔡大娘,俺想要个儿子,给俺画张符吧!”
蔡招娣懂点符咒,知道求子符风险大,可见她眼泪汪汪,心软了。
她拿了张黄纸,用朱砂画了符,中间是个“子”
字,周围勾了些怪纹,像扭曲的人影。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