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特产-《古今,我靠网购辅佐探花郎成宰相》

第44章 特产(第2页)

再听说种植下去大约四、五个月能收获,算算明年开春就能收获一批种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查看中又听闻薛家有这种粮食的果实,也就是甘薯,薛家住得又近,即刻通知薛府拿来,看过后现场让厨房去做熟,等下还要品尝一番。

薛立轩就是为送这个甘薯过来的,他不喜往这件事上凑,避到一旁,上官槟也不想出这个风头,就让给向中弗去表现,那向中弗有此机会自然顺杆而上,不住口的夸赞这甘薯如何如何好,自己又是如何识大体,积极推广这类新的甘薯苗。

这亩田地栽种的甘薯苗只有一垄,对照周边补种的谷麦之类,显然长势更好。

王巡按又问了庄户管事一些问题,获知这叶子也可食用,当即蹲下亲手掐了一片叶子,起身对汪县令道,“汪大人,若是来年这批甘薯收获了,定要告知本官一下收成如何?”

汪县令面上的喜色几乎不逊向中弗,这甘薯栽种如果真的成功,对他的官途也是极大的助力,而且王巡按得知香附县大灾之后防治得当,十分赞赏,虽然实际操作的是上官槟,但也是在他治下,如今可以说这顶乌纱帽已是稳了很多。

汪县令连连点头,“王大人放心,不论收获多少,必要告知大人一声。”

转身问管事,“那甘薯可有做好?”

“好了好了,各位大人一同前去品尝一下。”

向中弗连忙招呼大家去庄内休息。

甘薯按照上官槟的提议,直接放在灶火中烤熟,虽只有两个,但端上来喷香扑鼻,掰开外皮后露出颜色金红的内瓤,一看就是好看又好吃。

向府也不会真只上两个番薯,搭配着上了不少点心小菜和酒水,说是品尝甘薯,菜色却很丰盛。

在座的几人都很好奇这甘薯的味道,注意力都集中在这甘薯上面。

厨子将皮分开,取出里面的薯肉切成小丁,薯皮垫底,装在小盏里给每人分了一份。

上官槟已经尝过,知道这东西味道不错,其余人却是第一次吃,包括薛立轩也是。

或许是东西少的缘故,大家珍惜地吃完那一点点薯肉,都连连夸赞。

有人说味道甘甜,还有人说软糯可口,也有人说比芋头粗粝,总体印象都不错。

王巡按细细品味了一下,也点评道,“此薯色泽红润味道甘甜,当能补血合中。”

大家一起又是一阵吹捧,夸王大人见多识广云云。

向中弗更是高兴,一方面他这些年并不受士林待见,像今天这样,多名官员到他家的场面也有些日子未见了。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有机会让自己的名字再入圣听。

席上他频频向众人敬酒,而三个官员虽都知道此人与阉党有瓜葛,并不想与此人过多牵扯,但毕竟向中弗在朝中还有不少旧友,又是主人家里,也都与他客套一番。

临走时,向中弗又将他们送至门外,到上官槟这里,已经微醺的向中弗对上官槟恭敬的拱手施礼,“老夫今日方知上官大人之远见卓识!”

向中弗也没有想到,自己本意是为了给上官槟送礼,却是无意之中得了个便宜,心里对上官槟高看许多,眼看这位探花郎不但有才学,还很有运气,下定决心要好好结交。

走上一步道,“过几日就是中秋,老夫打算以诗会友,还望上官大人一并光临。”

上官槟想也不想立刻回绝,“在下过了中秋就要赴任,近期杂事甚多,恕不参加,老先生见谅!”

向中弗略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豪爽的大笑几声,“哈哈,那自是无妨,也是些旧友聚会,上官大人自去忙去,等上任之时,老夫定来相送。”

薛立轩和上官槟坐上同一辆车,开口道,“子繁,日子真快,眼看就中秋了。

哎,你怎生客气,还送如此美味的月饼过来,我家几个孩子都馋得不行,如今只能把这月饼挂在房梁上,不然家里小子就去偷吃,还道是老鼠吃的......”

“是吗?那也是别人送的,我也是借花献佛,我自家还没尝过,看着与本地不一样,就想着让你家孩子尝尝鲜。”

上官槟对吃甜食不是很感兴趣,拿到就给了老娘收着,想必爹娘要留到中秋这天才会拿出来。

“真是不一样,我那天切了一个,外头是一层油皮,不似我们这里的酥皮,里头的馅料极甜,还裹了鸭蛋黄,还有豆沙这类的,月饼上都有字写着,馅料里还有枣泥、莲蓉等物,每个味道都不一样,要不是我今天刚吃饱了,不然我提起都要馋。”

......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