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他们的装扮,只见他们头戴星冠,身披锦绣。
那星冠闪耀着光芒,身上的锦绣更是如彩霞般飘逸。
他们脚蹬云头履,腰系熟丝绦。
面容如同满月般圆润聪慧,身形好似瑶台仙子般娇美。
那些和尚见到道士来了,一个个都吓得心惊胆战,于是更加用力地拽拉着车子。
行者心里立刻明白了过来:“嗯!
这些和尚肯定害怕这些道士。
要不然,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用力地拖拽车子呢?我曾经听别人说过,在西边的道路上,有一个地方敬重道教而蔑视佛教,这里一定就是那个地方了。
我本来想回去向师父禀报这件事情,但又担心事情不清楚,反而会让他怪罪。
难道像我这样聪明伶俐的人,就不能打探到确切的消息吗?还是先等等,下去问清楚了再回来告诉师父吧。”
你知道他要去问谁吗?原来大圣按下云头,来到郡城脚下,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游历四方的全真道人。
他左臂上挂着一个水火篮儿,手里敲打着渔鼓,口中唱着道情词。
他走到城门附近,迎面遇到了两个道士,便恭敬地鞠躬行礼说道:“道长,贫道有礼了。”
那道士也回礼问道:“先生从哪里来?”
行者道:“我弟子云游至海角天涯,浪迹四方。
今日来到此处,欲寻觅善人家,以募化些斋食。
敢问二位道长,这城中哪条街道风气良好?哪个巷子里有贤能之士?我这出家人也好去化些斋饭来吃。”
那道士听罢,不禁笑道:“你这先生,怎说出这等败兴的话来?”
行者面露疑惑,问道:“何为败兴?”
道士解释道:“你欲化些斋饭吃,这难道不是败兴之事吗?”
行者不以为然地说:“出家人以乞化为由,若不化斋饭吃,又怎会有钱财购买呢?”
道士笑着说:“你是远方而来,自然不知我这城中之事。
我这城中,且不说文武官员崇尚道义,富民长者尊重贤能,就连大男小女见到我们拜请奉斋,也都纷纷响应,这些都不值一提。
最为重要的是,万岁君王也喜好道义,尊崇贤能。”
行者听闻,心中大喜,说道:“我这出家人一则年幼,二则初来乍到,确实不知此地详情。
烦请二位道长将这里的地名、君王好道爱贤之事,详细述说一遍,也让我感受一下同道之情。”
道士欣然应允,说道:“此城名为车迟国。
我们与宝殿上的君王还有些亲戚关系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行者听了道士的话,不禁呵呵笑了起来,说道:“想来是道士你做了皇帝?”
道士连忙摇头道:“并非如此。
只因这二十年前,此地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天上没有半点雨水,地上的谷苗也都绝收了。
无论是君臣还是黎民百姓,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沐浴焚香,户户都向天祈求降雨。
就在众人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忽然从天而降了三位仙长,拯救了众生。”
行者好奇地问道:“是哪三位仙长?”
道士回答说:“便是我家的师父。”
行者又问:“尊师的名号是什么?”
道士说道:“我的大师父,号作虎力大仙;二师父,鹿力大仙;三师父,羊力大仙。”
行者接着问道:“这三位尊师,有多少法力?”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