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胡处长的转变-《军旗下的青春蜕变》

第65章 胡处长的转变(第1页)

军需办主要由院务处管,院务处处长胡飞是个颇为显眼的人物。

这位来自四川遂宁的汉子,个头不高,身形精瘦,可那一双眼睛却透着股子机灵劲儿,仿佛时刻都在盘算着什么。

他日常总穿着熨烫得笔挺的军装,军帽端正地戴着,帽檐下的眼神锐利而灵动,举手投足间尽显军人的干练。

胡飞在医院里有个出了名的“本事”

——特别能喝酒。

部队里偶尔会有与其他单位的交流活动,或是一些重要的接待任务,只要胡飞在场,酒桌上的氛围立刻就热络起来。

他操着一口带着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幽默风趣,三两句话就能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

几轮酒下来,原本严肃的合作洽谈变得轻松愉快,不少棘手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凭借这一“本领”

,他在医院对外协调工作中屡立战功,久而久之,在医院里也多了几分自傲。

纪赟,刚调入部队后勤医院院务处军需办不久。

他年轻气盛,浑身透着一股闯劲,满脑子都是革新军需工作的想法。

一到岗,他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对军需物资的采购流程、库存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

他发现,以往的物资采购渠道较为单一,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库存管理也存在诸多漏洞,时常出现物资积压或短缺的情况。

纪赟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四处调研,联系新的供应商,引入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然而,纪赟的改革却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其中就包括胡飞。

在胡飞看来,医院的军需工作一直按部就班,虽说有些小问题,但也没出过什么大乱子,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

而且,纪赟的改革,无疑是对他这个“老资格”

的挑战。

“这新来的纪赟,太自以为是了。”

一天,胡飞和几个科室负责人在会议室里闲聊,说起纪赟,他忍不住发起牢骚,“军需工作哪有那么好改的,他这纯粹是瞎折腾,到时候出了问题,还不是得我们来收拾烂摊子。”

几个负责人听了,有的点头附和,有的则不置可否。

胡飞见有人认同,更是来了兴致,开始滔滔不绝地数落纪赟的不是,从他的工作方法,到他的行事风格,说得头头是道,仿佛已经把纪赟看透了。

自那以后,胡飞便处处留意纪赟的工作,但凡发现一点小问题,就添油加醋地向上级反映。

有一回,纪赟在调整物资采购计划时,由于对部队近期的任务需求预估出现了一点偏差,导致部分急需物资的到货时间稍有延迟。

这本是个小插曲,很快就能解决,可胡飞得知后,如获至宝。

他立刻跑到上级领导办公室,绘声绘色地描述事情的严重性,仿佛整个医院的物资供应系统都因纪赟的失误陷入了瘫痪。

“领导,您可得好好管管这个纪赟,他工作太不严谨了,这么重要的物资采购计划都能出错,以后还怎么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要是耽误了部队任务,那可不得了。”

领导听了,眉头紧锁,决定找纪赟了解情况。

纪赟得知是胡飞向领导打了小报告,心里虽有些生气,但他没有去找胡飞理论,而是把精力都放在解决问题上。

他主动与供应商沟通,协调加快物资运输,同时重新梳理采购计划流程,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尤其是像胡飞这样的“老油条”

日子一天天过去,医院里渐渐传开一个消息,说是院长对纪赟的工作非常欣赏。

原来,在一次部队内部会议上,彭院长提到了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并特别表扬了纪赟在优化物资采购方面所做的努力,称他为医院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物资供应的效率。

这个消息传到胡飞耳朵里时,他先是一愣,随后心里一阵慌乱。

他没想到,自己一直瞧不上的纪赟,竟然能得到院长的青睐。

“这怎么可能呢?他做的那些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啊。”

胡飞在自己办公室里自言自语,一边说,一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