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一则令人揪心的消息如阴霾般迅速笼罩全国。
西北某地突发7.1级强烈地震,大地在剧烈颤抖中无情地将无数生命卷入深渊。
原本宁静祥和、充满烟火气的城镇与乡村,瞬间被摧毁得面目全非,沦为一片残垣断壁、尘土弥漫的废墟。
百姓们流离失所,在废墟中苦苦挣扎,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这场灾难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沉重的伤痛。
纪赟所在的部队医院,在第一时间接到上级下达的紧急任务:派遣野战医疗队火速奔赴震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这一消息犹如冲锋号角,瞬间点燃了医院里每一个人的使命感。
纪赟得知消息后,内心被焦急与使命感填得满满当当。
他深知震区的情况必定万分危急,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受灾群众的生命,早一刻到达,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医院里瞬间陷入忙碌状态,所有人都争分夺秒。
纪赟所在的后勤保障组更是开启了与时间的赛跑。
他们迅速清点食品、饮用水、帐篷、棉被等生活必需品,每一件物资都仔细核对,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可靠。
同时,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检查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从大型的手术器械到各类急救药品,每一样都关乎着救援的成败。
纪赟和队友们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况,逐一核对药品的有效期和库存数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确保在救援时,每一件物资都能发挥最大作用。
夜幕降临,月色黯淡,野战医疗队的队员们在完成紧张的准备工作后,带着满满的物资和坚定如磐的信念,连夜踏上了征程。
车队在夜色中疾驰,宛如一条钢铁长龙,向着震区全力进发。
一路上,队员们心情沉重,车内气氛压抑,大家都默默不语,各自在心中为受灾群众祈祷,同时也在为即将到来的艰苦战斗做着心理准备。
路途遥远且艰难,车辆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驶。
山间的夜晚格外漆黑,车灯只能照亮前方一小段道路,四周是无尽的黑暗。
山路崎岖不平,车辆不时地颠簸摇晃,队员们在车内被颠得东倒西歪,但没有一个人发出抱怨。
他们的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抵达震区,救助那些受伤的群众。
随着车队不断深入,海拔逐渐升高,高原反应开始悄然袭来。
不少同志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症状。
头痛欲裂、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这些不适如恶魔般缠上了队员们。
有的队员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却依然强忍着痛苦,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女同志们在这场高原反应的挑战中,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头晕、恶心的症状频繁出现,许多女队员脸色蜡黄,身体虚弱。
白金凤、蒋菊芳、陈秀珍等几位女同事的状况尤为严重。
白金凤捂着嘴,身体止不住地颤抖,伏在呕吐袋上剧烈呕吐;蒋菊芳头晕目眩,几乎无法坐稳,脸色蜡黄如纸;陈秀珍蜷缩在座位上,双手紧捂腹部,呕吐声不断。
门诊部护长白金萍和烧伤科护长王海云时刻留意着队员们的情况,看到女队员们被高原反应折磨,她们心急如焚。
白金萍迅速穿梭在车厢中,来到几位女队员身边,她轻轻握住白金凤的手,温柔地说道:“白金凤,别害怕,咱们一定能扛过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