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语提笔略微思索了一下,在宣纸上洋洋洒洒写下:
白马七步归,洛神惊鸿醉。
神光宛游龙,青鸾不可追。
春松饮弱水,秋菊傲寒吹。
辛辛阿夷夷,不学子健退。
“辛辛阿夷夷,不学子健退”
辛夷看着这两句,心内不自觉地欢喜,若英这是对自己有意,借这首诗来表白。
众人全部围上来,看着这首赵子语随性而作的诗,一边感叹才气过人出口成章,一边直呼最后一句读不懂。
这首诗写的是读曹植洛神赋的观感,相传是写给甄宓的,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曹植对甄宓一见倾心,只是最后甄宓嫁与了其兄长曹丕,两人最终也没有在一起。
赵子语是想,见到倾心的佳人要勇敢的追求,不能学曹子建畏缩错失佳人,有道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只是“辛辛阿夷夷”
是什么意思?
皆是不解其意,但却有两个人看懂了,一个是李正,另外一个是阮自沉,辛辛阿夷夷,不正是辛夷,一遍又一遍呼唤辛夷的名字。
看懂的两人,李正若有所思,阮自沉却黑下了脸,好你个赵子语,当众调戏国公贵女,好大的胆子。
正欲发作却被李正制止,“各位觉得赵公子这首诗如何?出口成章可见其饱读诗书,连我也不做到这种地步。”
“李馆主说的极是,只是最后一句着实看不懂,还请赵公子点拨一二。”
“大家着实抬举我了,最后一句只是一个梅园的仙子,同洛神一样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如梅精一样摄取了在下的魂魄,一日不见思之如狂。”
赵子语看着辛夷说这些话,真情流露希望辛夷能读懂。
辛夷羞的的满面通红,悄悄离开正厅到了僻静处静静心,如此真情表白情如泉涌,让情窦初开的女儿家心思潮涌静不下来。
李正见众人皆折服遂提议:“今日作诗有几十首,唯有赵公子这一首称的上诗魁,大家意下如何?”
众人皆颔首同意,“林执事把东西拿上来。”
“是。”
林孝荣命人拿来一方锦盒递给李正,打开后里面装着一本旧论语,众人很是不解,今日诗魁的大礼就是一本旧论语。
“这本论语是大儒方晓生先生生前亲自点评的,里面的注解都是出自先生手笔,我有幸得此书,今日就把它送给赵公子。”
众人恭喜赵子语得此佳本,方晓生是本朝的一位大儒,门下底子三千,个个满腹经纶,每每开坛讲学定是百千学子前来听学,若能得其几句点拨已是万分荣幸,何况能得大儒亲自注解的论语。
诗魁已出,诗会也到此为止,举子们也开始散去,;李正命人把所有的诗登录造册,然后送给制书局刊印发售,这些署名的举子不出半月在京城内人尽皆知。
“赵公子。”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