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势下,封后大典总算是准备起来。
日子渐渐近了,皇帝这一日专程去长春宫祭拜皇后,也是在皇后灵前告知继后人选。
没想到里面和敬与嬿婉已在里头。
和敬公主半年前就已回到京城,如今她与驸马的感情也算相敬如宾,生活也算平顺。
更兼之前去蒙古时,替皇帝打点蒙古上下,算是参与了一些真正的权利争锋,如今心思已不局限于后宫这一亩三分地,性子也更开阔了。
皇帝进来时本有些郁郁,皇后在时,皇帝对她极尽挑剔,并没有多深刻的情意。
可皇后故去三年,后宫多生波折,又看着永琮一日日长大,皇帝又想起皇后的好处来。
皇帝进来时看见嬿婉与和敬正一起整理着殿内摆设,撤换下不合时令的东西,又摆上鲜花鲜果,正如皇后还在时一般,皇帝不由有些恍惚。
驻足看了一会儿,皇帝才笑着迈步进来道:“你们有心了,这长春宫还如往常一般,丝毫未变,朕看了很是欣慰。”
和敬与嬿婉一起行礼,和敬先道:“还要多谢令妃娘娘用心,儿臣远去一年有余,回来时长春宫却丝毫未变,臣妾心里也很感佩。”
嬿婉笑着推脱一句:“都是臣妾该做的。”
看他们父女有话要说,也不多留,先告退了。
皇帝走向殿中央挂着的富察皇后的画像前,与和敬一起凝视良久,凝视良久,皇帝才开口,:“你皇额娘在时,与皇贵妃并不和睦,如今朕决定封她为继后,不知道你皇额娘是否会不高兴。”
和敬垂下眼帘,不愿意在撒谎时注视皇额娘,但是嘴上还是平静道:“皇额娘一心希望皇阿玛顺遂顺心,只要皇阿玛高兴,皇额娘没有什么不愿意的。”
她声音柔顺,眼神却冰冷,这几年遇到的事多了,她早已明白,只有手握权利,哪怕只是一点权利,她才能支撑起自己与弟弟的人生,不至于全然被动。
因此她要牢牢把握住链接着皇帝的权利链条,哪怕是说出当年不屑的讨好之语。
皇帝被她哄好了,又叫来永琮,在长春宫父慈子孝地吃了一顿饭。
不久就到了大礼当日,嬿婉和众嫔妃一起站在太和殿前,看着如懿一步步走向高位,心里确实平静无波。
那么多年来,如懿从来没明白过在其位谋其政的道理,一直只想尽享好处,却不愿承担一丝责任。
当年她做妃妾之时,对富察琅嬅极尽挑剔。
把皇后的每一丝过错都当做自己不恭敬的借口。
如今她自己坐上后位,是否能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呢?不过没关系,就算她自己不能,嬿婉也会想办法把她架上去的。
(整理了一下后续的剧情,如懿传很多剧情和鬼打墙一样,害孩子,反派受不痛不痒的处罚然后接着害孩子,有些这种剧情我就跳过了哈,不然写起来太水了。
)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