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来一直不和家里说在医馆怎么样了,正好带两碗去医馆,一碗给沈来,一碗给裴医。
还能看看沈来如今在医馆到底是什么情况。
剩下的三碗,一碗给林县令,另外两碗给沈回和凌月送去。
县衙在完全相反的方向,凌星把给林县令的那份先放在冰鉴里,等回来再拿。
县学和医馆在同一个方向,凌星先去一条街外的县学。
他没县学学子凭证,并不能入内。
县学的规矩没那么严格,是允许外面送吃食进去。
不过要一并交给门房,告知交给哪班哪个学子就可以。
凌星把两个小竹编食盒递给门房,说是吃食,希望能尽快送去。
又另给对方十文钱,小心塞去,“天热辛苦,还请收下买碗冰镇饮子喝。”
这是凌星从铺子里打听来的,关于县学门房不成文的规定。
不管是要门房给学生送什么,都得给他们些跑腿费用。
不能给太多,也不能太少。
多了的话,门房被县学发现会挨罚丢活。
少了人家又觉得是打发叫花子,心里不舒服。
六到十文钱是不出错的数,着急送进去的话,给十文,不那么着急的给六文。
积少成多,一天下来,门房靠着跑腿都能赚不少的外快。
尤其是夏季,县学冰量有限,又没冰饮子喝,全都是从外面买,往里送。
多的时候,门房一天能赚四五百文。
门房熟练收好铜钱,笑着点头,“我这就去送,到的时候正好赶上学子们下课休息,能吃上。”
还要去银杏街,凌星得了对方的话,点头离去。
正是下午天热的时候,他从小巷走,没走大路。
小巷更快一些,阴凉也多,没那么晒。
巷子里不是空无一人,反而热闹。
货郎们走街串巷的叫喊,巷口支着各色小摊。
因为天热,都搭上简易遮阳的布棚。
凌星的视线落在卖货郎身上,看向挂着琳琅满目货品的货架。
想到前几天徐有芳说大铺子不收绒花,出货量不足的事,凌星若有所思。
卖货郎走的地方很多,这个群体人也不少。
他们的货,卖的是小巷,村子居多。
小镇的绒花市场拿下,再加上村子的绒花市场,想来出货量不会比之前预估的少,只会比之前预估的多。
凌星提着食盒匆匆离开,现在赶着去给小五送冰酥酪,再晚就不凉了。
回去就写封信送回家,说一下卖货郎,让爹娘定夺吧。
银杏医馆内,一如既往的安静,没有什么人。
凌星到的时候,裴医还是和初次见面时一样,站在木梯子上抓药。
察觉到有人进来,裴医侧头看去,见是凌星,不由皱眉,“你来干什么?”
凌星举起手里两个小食盒,“我新做的吃食,名叫冰酥酪,清凉解暑,味甜不腻。
专程给裴大夫和小五送来尝尝。”
伸手不打笑脸人,加上凌星不是来给沈来报委屈,裴医脸上少了几分不悦。
“你亲手做的?”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