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鸣诧异地看了道猷一眼。
这老和尚确实有点东西,他都没见过范缜,就已对范缜做出了判断。
范缜确实思虑过重。
据史载,他二十九岁白头。
他是范晔的侄孙,自从范晔之后,顺阳范氏一落千丈,他虽然没被范晔之事株连,但境遇肯定不会太好。
想要晋身名流,他又没有门路,只能剑走偏锋,《梁书》说他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危言高论,便是他的流量密码。
就像如今网上那些自媒体一样,为了博人眼球,标新立异,与主流价值观唱反调,语不惊人死不休。
而且范缜发表言论的时候,都喜欢挑大场合,人越多,身份越尊贵,他就越嗨,这是他人前显圣的机会。
比如南齐竟陵王萧子良举办宴会,好心好意地邀请范缜赴宴,当时达官贵人、高僧大德云集,包括萧衍在内的竟陵八友也在,萧子良十分佞佛,跟众人畅谈佛法,范缜丝毫不给萧子良面子,站出来就是一顿输出。
所以范缜不为士友所安,也是有原因的,除了竟陵八友之中的萧琛,没人愿意跟他做朋友。
道猷说他的执念,无非就是功利之心,这一点从《南史》对他的评价就能看得出来:缜自以首迎武帝,志在权轴,所怀未满,亦怏怏。
首迎武帝,说的是当时梁武帝萧衍带着义军讨伐齐炀帝萧宝卷,路过范缜老家,范缜正给母亲服丧,丧期未满,穿着孝服就去迎接,志在权轴。
不幸的是,萧衍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发烧友,而范缜之前给自己打造的人设是反佛教,这就很尴尬了,注定了他所怀不满,亦怏怏。
一会儿,小沙弥端了一盘切好的羊肉上来,道猷一边添着柴火,一边笑着招呼萧鸣和宗元宝:“贫道不食肉,但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一些。”
他们现在吃的火锅叫五熟釜,中间一个圆格,旁边被分割出了四块,一共五格,现代九宫格就是以此改进而来。
萧鸣听说道猷不吃肉,就没把羊肉放到他面前那一格去涮。
一边涮着羊肉,一边谈论佛理,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其实萧鸣对佛理没啥造诣,但装逼还不会吗?
一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把道猷唬得一愣一愣的。
“哎呀,施主慧根不浅哪,可有向佛之心?”
道猷不禁站了起来,顿时起了爱才之心。
向佛之心?
几个意思?
看着老和尚饥渴的眼神,萧鸣也有些慌了,不会想收他吧?
丸辣!
为了推销梳篦,本来想先哄一哄老和尚,搞好关系,没想到装逼装过了。
-----------------
【注】:繇为相国,以五熟釜鼎范因太子铸之。
——《魏略》。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