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岂是为孝之道!”
朱标,有些心虚的说道。
说实话,他从来就没考虑过夺权造反的事情。
叔父一句话,着实给他吓到了。
“怨气之言,怨气之言!”
“太子切莫放在心上!”
“毕竟贤相……婿,他殚精竭虑,一腔热血,却付之东流……”
李善长急忙解释道。
开玩笑,造老朱的反,想啥呢。
哪有那么容易。
万一太子给陛下复述一遍,那家伙,还了得?
“太子你也知道,贤婿他有些时候说的话,不着边际,经常有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话语出口!”
“太子切莫再议,切莫放在心上!”
刘伯温,亦是急忙说道。
“贤婿啊,到时候,该你上课了!”
接着李善长,又是开口道。
巴不得赶快,散场,再说下去,那还了得。
“太子啊,雄英殿下送来,今日又将两位小殿下送来,只怕陛下那边会动怒啊!”
“太子还需早早安排啊!”
……
刘伯温,李善长两人可劲儿解释也不是,岔话题也不是,反正就是不想这两继续探讨这个造反的事情了。
说好的研究对策,结果成了探讨造反,再说下去,怕不是讨论如何起兵了。
两人一个拉着朱十一去上课,一个送朱标出府。
……
“两位,稍等片刻。”
“我还有事要询问叔父!”
朱标却是轻轻一摆手,将刘伯温按了回去。
至于李善长,手都没碰到朱十一衣衫,光张嘴了。
“讲!”
朱十一点头道。
“之后该当如何防止造反?”
“如今我大明北境战事依旧,若是国内长时间动荡的话,只怕会导致北境战事后继无力,那时只怕我大明兵力捉襟见肘,于国于民皆不利!”
朱标认真的问道。
让他闲着,他闲不下来。
就没长那个闲的肉。
坐不住。
至于叔父的话,他是放在了心中。
在李善长和刘伯温看来,这是叔父鼓动他造反。
但是在他看来,叔父这是告诫他,他拼命的劝说父皇,全是无用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