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77章 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第2页)

【在楚世昭泰然自若,近乎于一幅‘我必胜之’的表现下,鄱阳内的守军和那些荆州来援的部队立刻士气高涨,更加坚决守城,并随时准备出城歼敌,以为自己胜利在即。

【反观王守义围攻的部队看到楚世昭的英勇表现,个个心情沮丧,士气低落。

【开阳三年二月十五日,董费进献谏言,认为义军继续在这里耗下去,就是在平白消耗力量,不如整顿一下,退回自己的地盘,将南京打下再说。

【王守义屡屡受挫,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能打下鄱阳,又因为极端的恶劣天气,不得不休战一天,给了对方足够的时间用以拖延,面对董费这样不断说着丧气话的谋臣,王守义将其关押了起来,不再见他。

【开阳三年二月十六日,董费的弟弟董奉听到此事,怒不可遏,他们为义军出谋划策,判断局势,却能因为一言不合,就能收押起来,这样的做法,何尝不是一种背叛。

【董奉久闻楚世昭的大名,也意识到现在两军处于最为胶着,是极难以分出胜负的时刻。

第77章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

【在煎熬之际,董奉咬了咬牙,决定冒险一试。

【开阳三年二月十七日,董奉投奔了楚世昭,并且指出了王守义这支义军的粮仓所在的位置。

【很多人顾虑这是王守义使出来的计谋,想要诱骗楚世昭兵行险招,以至于瓮中捉鳖。

【楚世昭同样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他认为王守义的进攻应该很快就要撑不住了,即将要撤退,可是王守义偏偏没有撤退,反而一直耗在这里,让楚世昭难以捉摸。

【董奉此人,不知是何出身,楚世昭又和对方没有交情,这怎么能去轻信对方的言辞,而不去防备其中存有的疑虑之处。

【在董奉不断地劝说下,楚世昭在营帐之中不断地走来走去,最终亮出自己的宝剑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死守此地,确能守住,可是,若是能将这些人尽数留在这里,则南方可定也。”

【楚世昭英挺的眉目望向对方,似乎还在考虑对方的言行可信与否。

【董奉本就是因为愤愤不平...这才投奔而来,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意识到自己此行此举...是有多么的仓促和鲁莽,不知该如何取信于楚世昭。

【正想开口说话,楚世昭却哈哈大笑道:“诸公,我们大事已成...大事已成!”

【“原先,只有我荆州暗投义军者无数也,而今,已有义军投我世昭者。”

【“这不正意味着贼寇已显败迹吗?”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