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70年以后的我们
冼锐继续讲道:“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秀才,他在桥那边苦读诗书,他妻子每天都从桥这边,送饭过去给他吃。
夏天还好一些,一到冬天,从桥这边送到桥那边,每次都冻硬了。
这秀才就不喜欢吃,身体就渐渐地消瘦了,读书也没劲了。
这做妻子的看着好心疼啊,就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给丈夫补补身子。
家里不是还有米线吗?妻子就顺手抓了米线,烫进了滚烫的鸡汤里。
鸡汤在上面,米线在下面,鸡汤不是有很多的油吗?有油的东西就不容易冷。
所以他妻子将米线从桥这边送到桥那边,还是热气腾腾的,而且味道也相当好,秀才就非常喜欢吃。
这做妻子的看着好高兴,就经常做这种米线给他吃。
不久,秀才的身体就长好了,读书也相当用功,后来秀才金榜题名,高中了状元。
这中了状元之后要请客呀,家里太穷,拿什么东西招待皇上呢?这下可把秀才娘子难住了。
但是秀才没有被难住,他对他妻子说:‘你做的米线不是很好吃的吗?那就做给皇上吃吧。
’于是秀才娘子就做了米线招待皇上。
皇上吃了这米线啊,大加赞赏,就问他叫什么名字。
叫什么名字呢?秀才说不出来,就把这米线是怎么来的,全讲给皇上听了。
皇上听了以后,想了想就说:‘干脆就叫它过桥米线吧。
’皇上嘛,说话是很有威信的,于是,‘过桥米线’这名字,就这么叫开啦。
过桥米线就是这么来的。
我这个故事,是我们去过桥都的时候,那里的小姐讲的,绝对原版正宗。”
他讲得是那样地深情并茂,完全把自己融入到故事里去了。
好像他就是那个秀才,对面的湘潇,就是那个秀才娘子。
特别是那一句:“这做妻子的看着好心疼啊,就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给丈夫补补身子。”
谁不向往,那样的爱情呢?
“古时候的皇上是语出即法,人命也不当回事,何况只是一个米线的名字呢?”
湘潇附和着说。
碰了一鼻子灰,好尴尬呀!
但是这个尴尬并没有往心里去,在面上就止住了。
她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是冼锐对这个故事的体会,是很深很深的。
那可能是,他父母的感情很好吧。
湘潇也有体会,但是好像不深。
以前父亲在世的时候,很辛苦,她好像从来不知道她母亲,这样对待过她父亲。
倒是外婆对父亲很好。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