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两个话唠-《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

第16章 两个话唠(第2页)

可是宿主买回来后,把东西往架子上一放,就放到了现在,都过去了半年了!

也就用来查过两次植株,然后再也没有碰过了。

要知道他来到这里也才两天不到,就已经扫描到了上千种未知的物种。

可把他馋坏了,心理上的馋。

朱玉宁装聋作哑,不理会急眼的小六。

一路上碰到了同样下工的舒清清,看到了些情况。

徐晏北接过来舒清清手上的锄头,从兜里掏出来了几颗大白兔奶糖,放在了舒清清的手上。

原来如此,难怪舒清清给人家说好话。

徐晏北拿着农具去还,朱玉宁走上去拍了拍舒清清的肩。

小姑娘已经把糖塞进嘴里了,看到朱玉宁还伸出来了手,手心里还有几颗糖。

舒清清比朱玉宁还要小一岁,高一就还读着就下乡了。

虽说只比朱玉宁早半年下乡,但聪明人一想就能猜到了什么情况,能够让人急匆匆的下乡。

不过这也是人的运气和家里的帮忙,选了这个环境这么好的地方下乡。

而徐晏北的情况就不好猜了,说人家家里也要躲风头。

那人家还是能在这混的风生水起,住的也是单间,知青所唯一的自行车也是人家的。

就目前的情况,这两个人的情况真的让人好奇得很。

“我不吃,你自己吃。

舒知青明天上山捡柴吗?”

朱玉宁找了个别的话题。

想着明天早点做完,然后找个人帮忙带个路。

“干不完活,你可以找那些运野草,割猪草的小孩,他们一颗糖就可以教你认路了。”

舒清清嘴里还含着糖,说话有点含糊。

看样子到时候去得空去县城了,得多囤点水果糖什么的好。

至于为什么是水果糖,那才不是因为水果糖更便宜的原因!

两人回到知青所,然后分开了,朱玉宁回她的小单间去。

舒清清回她的大通铺去,今天不用她煮饭所以可以歇着。

朱玉宁回去就把窗户开了个缝,然后再点燃陶炉。

按冬天不用上工的情况来说,她到时候要一直在屋子里生火。

火墙和烧炕都是有通道把烟引出去的。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