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莲花簪》

逃亡(第1页)

永安元年,

淮康帝刚刚接过传国玉玺,北境狼烟已破长安。

符渊铁骑撞开朱雀门,南逃的御辇碾碎了大淮王朝最后一丝尊严,以往青史工笔写到此节总要溅出几滴讥诮的墨,但是没有。

因为史官们的头颅早悬作九重宫阙上的风铎。

如今渗进御道砖缝的,再不是松烟墨香,而是太史简烧焦的苦味。

金銮殿内,盘着金龙的金丝楠木柱还是当年一样威风。

它们上半截还留着开国时錾刻的云雷纹,下半截却已浸透了永安元年的血锈。

而蟠龙座上,坐着的是这江山新的主人。

李刻白玉珠帘后那双眼睛还仿佛凝着朔北的风雪。

昨日还是被一道皇命勒令囚禁朔北渊王邸里郁郁不得志的亲王,今日却已风光无限黄袍加身坐上了金銮殿里万人敬仰的宝座。

渊王尽诛前朝遗臣,血染丹墀九重阶。

李刻自言是承载天命,易国号为胤,自立为胤玄祖。

设坛圜丘告祭昊天,取“承天景命”

之意,改元承天。

太史奏紫微垣异动,谓应天受命之象,然钦天监漏刻博士悬梁前,却血书“算不尽”

三字。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上京城头笼着化不开的血雾。

朱雀门前两座京观巍峨如阙,尸首指缝里生出的青苔,正攀着前朝的太庙大梁往云端疯长。

坊市间飘着腐肉与冥香混杂的怪味,百姓蜷缩在坊墙后焚纸

——说不清是祭奠忠魂的纸灰,还是劫后余生的香灰。

偶尔有胆大的掀开窗缝,只见京观顶上那枚御史獬豸冠,断裂的系带正被乌鸦衔着掠过新漆未干的“上京”

匾额,原是长安换了名字。

符渊军洗街的水车碾过朱雀大街时,车辙印里翻出的不再是海棠花瓣,而是黏连着血块的碎骨。

那股子腥气浸透市井,像厉鬼般钻进人鼻子里,让人睡不好觉。

京中百姓尚能能合合眼。

但是被层层积尸压在京观中的江莲舟已经四天四夜没闭过眼睛了。

时间回到符渊之变那天。

三日前傍晚时分,西市胡饼铺老板娘正往灶膛添柴,忽见朱雀门方向有人影来来回回搬运着什么东西。

她左瞄右瞄,伸出手扯了扯门前打更人的袖子:

“江御史家两个玉郎儿,真教符渊军砍了头?前日还来买过茯苓糕呢!”

更夫慌忙捂住她嘴,铜锣坠地惊飞寒鸦:“作孽哟!

听说那老御史临死前挣断了三根牛筋索,硬顶着陌刀往那人身上扑——”

话没说完,街角突然传来符衡铁靴踏地声,那老板娘还不住口,扒开更夫的手就说到: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