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卖东西,不光柿子,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要接触的人,要看的契书多了,还要算账,这些都要会识文断字。”
她一分析,家里人就明白了,虽然他们不知道家里除了卖柿子还能卖啥,但冬丫头说的对,做买卖要能算明白账,不能被坑了也不能坑人,要会看契书,不能被骗了。
于是众人毫不犹豫的就点头支持。
刘树说道:“我知道县里有县学,也有私塾,冬丫,我们要去哪里读?”
这时候老刘头刘振发话了:“县学是要考的,咱们一般人进不去,读私塾。”
众人点头,其实他们也不清楚,只觉得老爹说的应该对。
刘小冬就觉得去县里读私塾有点太远了,要真去了,每天根本没时间来回,就只能住在县里,但家里几个孩子一下子全住县里了,就有点太招眼。
于是她问祖父:“爷爷,镇上有私塾吗?”
老刘头想了想,说:“有,我记得大前年的时候,镇上的老秦秀才他儿子新办了一个私塾,他那儿子小秦秀才就是那年刚考上的秀才。”
刘小冬明白了,便对祖父道:“爷爷,过几天天晴了,你和爹去镇上打听一下,看私塾还招不招学生,什么时候招,每年的束修是多少,最重要的是女孩子教不教。”
老刘头看向孙女,点了点头。
他觉得面前这个侃侃而谈,做事面面俱到的孙女跟之前大不一样了,是从什么时候不一样的呢?大概是做柿子的时候,但好像还是被雷劈过后就不一样了。
以前的刘小冬,性格乖巧,说话声音不大,做事中规中矩。
自从被雷劈后,说话声音都大了,做事开始大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他不信鬼神之说,只觉得可能是雷把自己孙女的脑子劈聪明了。
聪明人不都是能说会道的嘛。
然后刘小冬又宣布第二件事。
她要准备在芦苇荡里开荒,没错,把芦苇割了,种粮食。
这个决定可比让全家五个娃娃都读书还要惊世骇俗。
老刘头刘振顿时正襟危坐,脸色变得严肃:“冬丫,你说你要开荒?”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大事,不是你随便拿个铲子玩泥巴过家家的事啊,你可知道?”
全家顿时噤若寒蝉,就连正在沉浸于即将能读书的刘小夏和刘小秋都面色低落。
刘小冬没预料到老刘头是这种神情,不是惊讶,而是害怕。
“爷爷,我知道的,我想了好久呢。”
她解释道:“我们房家洼子的地太少了,每年种的都不够吃,还要交粮税。
芦苇荡太大了,我们开荒个几亩地,就能收成倍的粮食了,人可能会累许多,但田里有粮,心里就不慌。”
“今年我们一共收了五百斤大米,交了粮税还剩三百斤,家里九口人,要就着这三百斤的米活到明年收稻子。”
刘树突然打断她:“还有麦子呢,麦子。”
刘小冬有点无语:“爹,麦子很多吗?”
刘树被她一问,就噎住了。
“爷爷,我打听过,开荒需要多交税不假,可也能多出来粮食,有了粮食,我们不光能吃,还能拿来卖,或者用来喂牲口。”
“我们家里,除了水稻,麦子,什么都没有,连吃的油都没有。”
刘小冬环顾大家的,见家人神情各异,跳动的火苗印在大家的脸上,忽明忽暗。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