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花样繁多一条妙计几方胜-《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第81章 花样繁多一条妙计几方胜(第1页)

赵老爹现在已经交给村里的老头子们看顾了,反正他的药好煎,老头子们没事帮着煎一次药,到饭店的时候再给他端一碗饭过来,还能陪他在茅草屋里说话解闷儿。

可比以前舒服多了。

许秀才、严秀才、代秀才以及老秦秀才结伴来到房家洼的时候,村里众人分别在腐乳作坊和蜡烛作坊里忙得热火朝天呢。

一大半的男人继续在外村购买乌桕子,还有鸡蛋鸭蛋一类的东西。

村长石大,刘树,陈牛,王冬粮,这几个准备参与谈生意的留在家里。

其余的全体妇人们也在。

腐乳作坊里,刘礼秋和陈田田带着几个男人在清点即将卖出去的夫妇和变蛋。

蜡烛作坊里,杜贞念,石小年,刘笑跟一众妇人,在给蜡烛包装。

包装蜡烛的纸,是刘小冬和刘礼夏头两天刚做出来的芦苇纸。

原本刘小冬打算把上半年做的构树皮拿出来做纸的,但考虑到蜡烛是薄利多销的货,就改用芦苇纸包装了。

这回蜡烛做出来,应该会一整个冬天都不会停,于是他跟刘礼夏把春季准备好的芦苇全部做出来了。

现在两个院子都还晾着纸呢。

这裁剪的活就交给了祖母赵来英和外祖母徐明康。

蜡烛六根一包,露出烛心麻绳,底部折实,用浆糊沾牢固。

再定量地铺在竹筐里,一层蜡烛一层芦苇席,一筐最多铺六层,铺好再用麻绳上下系四道,筐外再钉一个木框起到保护作用。

这样,有了木框的保护,就可以多堆几筐蜡烛,也能同时杜绝每筐蜡烛直接接触,压坏筐内的蜡烛,导致蜡烛挤压变形,没有好卖相。

石大和刘树将四位老秀才请到作坊观看,并让杜贞念和石小年给他们讲解这些包装的作用。

几个老秀才做了一辈子的生意,又是读书人,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可饶是如此,也没见过房家洼作坊这般情况。

包装的人在院子里排成一条流水线,从拆模具捡出蜡烛开始,几个人同时拆下来,放在边上的芦苇大席上,后面的人就坐在席子边上,将蜡烛数好,归类,放在一个木筒子里,然后下一人便把这些木筒子端过去,用纸把排列好的六根蜡烛包起来。

蜡烛从木筒子里抽出来,木筒子就会被再次回收,有人将它们再拿回去,继续装蜡烛。

包装好的蜡烛,被码得整整齐齐地堆在墙边,等堆到一定数量,便会有人来把这些包装好的蜡烛按要求装进竹筐里。

其实本来用木筐可以更省事,但是房家洼没有啊,买还要钱,索性就砍了竹子让那群老头子编了一些竹筐。

再让石二和陈大郎做一些同规格的木棒子,在外围将竹筐钉牢固。

至于木筐子,等以后有了时间再说吧。

现在房家洼实在是没人能做这些了。

几个老秀才都是人精,一下子就看出了这作坊里的门道,对着众人是大夸特夸。

虽然这些干活的都是妇人,管事的还是几个小姑娘,但他们也不敢轻视,因为这一段时间以来,房家洼的传奇可是一直在他们耳边回响呢。

这还要归功于秦红花和陈氏,也就是老秦秀才的儿媳妇。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