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事-《[红楼]薛三皇子决定造反》

差事(第4页)

现下自然只能借着皇权势力,攀附而行。

《农耕说》就是她的投名状。

只是没想到吴松会直接推着她和三皇子见面。

吕皓方一拿到吴松给他的书,本想直奔大明宫但被夏冬春拦下。

夏冬春入宫当太监前家里就是种地的,比韭菜蒜苗都分不清的皇孙贵胄来说,他还是有些常识的。

《农耕说》写的极好,就是这个极好反倒显得有些假。

薛家是个商贾之家,就算薛轲见多识广他十几岁的年纪怎么懂这么多地里的事情。

要“代田法”

“三圃制”

这么轻易的就叫人想出来了,那旁人怎么想不到,专管天下土地的大司农怎么想不到,难道这千百年间就她一个聪明的?

定要叫薛轲来见一面,详细说一说才是。

这才有了这次会面。

吕皓方问薛轲怎么想到这种轮耕的法子来的。

她肯定不能说是来自于大胤只说:“回殿下的话,前几年父亲还在时,我们一家人游走到了西海沿子上买洋货。

遇上了一个金色头发,蓝色眼睛的洋人,他同我们说起在他们那处的耕种方式,我那是还小,虽听得入神,但也不大明白,只记住了一些。

后头我们一家又去了西北,父亲和当地的老人家说起了这些趣事,没想到老人家也觉得新奇,只试了试,前些年也来信说因着这法子田里的病害都少了。

我这才想着记下呈给殿下。”

“真能减少病害,维持土地的肥力?”

夏冬春着急的问。

要知道他家当年送他入宫当太监就是因为田地里产不了庄稼,一家大几口人没饭吃。

薛轲露出一个笑,沉声道:“具体能减少多少怕是要多试一试,但是这法子应是有效的,我听晋遂县的县令因今年粮食大丰收还得了嘉赏,据我所在晋遂县如今用的就是类似‘代田法’的法子。”

吕皓方和夏冬春对视了一眼,对薛轲说的话更信任了。

今年宫里宴请群臣的时候,父皇就对晋遂县县令大加赞赏,称他是为民为国的国之栋梁。

若晋遂县用的是类似“代田法”

的法子让百姓吃饱了饭,这就说明薛轲呈上来的这本《农耕说》大益。

他们又问了些关于这两个方法的事情,薛轲也一一作答,还引导他们问了些更古怪的问题,越说越兴奋的吕皓方立即就带着人直奔大明宫了。

这种于天下土地有益的大好事,他要是办好了,四弟别说在家种地,就是在大明宫种地都赢不了他。

几人送吕皓方到了门口,见他走远,吴松才对着薛轲笑道:“益哥儿日后可是前途无量啊。”

她对着吴松拜谢:“承蒙五爷的提携。”

吴松拍了拍她的肩膀:“如今入了三皇子的眼,以后可不要辜负了三皇子的厚爱。”

薛轲笑说定为三皇子肝脑涂地。

“我七姐前儿还说你这孩子是个实心的,叫我不要欺负你,我说她是叫你灌了迷魂汤不疼我这个兄弟,偏疼你这个外人。

你把给我的时候,我倒想着要是迷魂汤都是这样的,我可愿意天天这么喝,别说我七姐疼你,我也把你当眼珠子疼。”

胡大在旁插科打诨道:“薛兄弟的迷魂汤,别说太太大爷愿意喝,我胡大也愿意。”

“哦,听见了吧,快给他灌上一壶。”

吴松看着薛轲指着胡大说。

三人笑谈间又回了书房,与此同时荣国府内,薛姨妈和宝钗正在商议她的婚事。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