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发工钱-《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第74章 发工钱(第2页)

“阿姐,这么多铜板数下来,我们两个的手都酸了。”

李小宝叫苦。

王明也不停点头,他原本以为好玩来凑热闹,早知道数钱不好玩,他索性呆家里背课文。

“铜钱不方便,为什么还用它铸造钱币?”

李小宝困惑。

“那是因为铜的化学性质稳定,能够长期保存和流通。”

两人似懂非懂,但是没有继续问下去,还要保存精力,接着跟一堆铜钱奋战。

看这里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李小苗从中拿了40串的百文铜板,又跟着尤廷东,赶去新买的田庄。

今天有个大任务,就是给姚家村人分田。

尤廷东拿出一早登记好的户籍信息,只要把每户租赁的田亩数登记即可。

“上次匆忙没有准备妥当,这次每人能分到10文钱,算是贴补你们买锅碗瓢盆的钱。”

佃户们一算,平均一户能得40来文,可以买两斤肥肉解解馋。

姚庄头暗自庆幸,选择来到这里,也是无奈之举。

没想到运气这么好,碰到了一个大方的主家。

李小苗还带来了一些菜种子,随便找个空地种上,一家子就够吃,不用花钱另买。

“过段时间,小刘村的私塾就能上课,只要想去学的,都可以去,不收任何学费。”

这个消息比发钱更让村民们兴奋。

“乡主,这里离小刘村得有二十里,一天来回就得四十里,是不是有些远?”

她光顾着去宣传,怎么把这茬忘记了。

可惜姚家村有近400人口,比小刘村多出一半的人,很难享受到这个待遇。

“要不乡主租用村长家的牛车,负责每日来拉学生。”

尤廷东抽空还给李小苗想了个法子。

李德厚家的牛,除了农忙的时候用到,一般都闲着,这些时日相处下来,他自然知道。

“这个办法好。”

“俺叫姚大,家里还有个老母亲,俺想租10亩田。”

“不行,最多给你三亩田。”

李小苗严词拒绝。

“为啥?三亩太少了。”

“不少了,租我的田,每块田都要勤侍弄,你家里就你一人干活,还要照顾老娘,五亩根本忙不过来。”

田分的还算顺利,只有小部分的人,多费了口舌。

分完田,她就要求村民尽快把田里的草除了,不然草快盖过玉米苗,就会跟庄稼争食土壤的养分,到时又会影响到收成。

为了督促村民好好干活,还透露几日后她会派人来巡查,如果发现草未除的人家,会立即选择收回田地,直接赶出庄子。

蔡家村来的劳役们拿到工钱,直接回了家。

这段时间住在新猪舍,如今猪舍就空了下来。

家里的小猪也长了不少,鸡棚就显得拥挤。

张氏吩咐李大飞,分几次用背篓把猪搬到了新猪舍。

每个圈里最多五头猪,如今不少猪圈是空的,还需要再买更多的猪崽回来。

要不是这段时日太忙,张氏怎么会将此事一拖再拖。

商定好次日去县城买猪,还得外购置一些礼品去秦家。

喜欢我在大唐养猪日常请大家收藏:(【75wx】)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