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曾历经黄巾之乱,往昔的繁华渐渐褪去,衰败的气息悄然弥漫。
街道上,行人稀稀落落,店铺的生意也显得冷冷清清。
唯有学风依旧浓郁,书声琅琅,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戏志才与郭嘉二人相对而坐,桌上摆着一壶清茶,茶香袅袅。
戏志才轻轻呷了一口茶,神色平静地道:
“颖川的孝廉名单,已经确定下来了。”
“哦?”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坐直了身子,“都是哪些人?”
戏志才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不甘:
“全都是颖川荀氏、颖川陈氏、颖川韩氏等高门子弟。”
郭嘉的目光变得怅惘起来,仰头望向天空,喃喃自语道:
“我等寒门,真的没有出头之日吗?”
在这个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实在是难如登天。
戏志才放下茶杯,重重地叹了口气:
“很难,很难,比登天还难。”
郭嘉拿起桌上的酒壶,仰头灌了一大口酒,感慨道:
“颖川,人才济济呀,可无尽繁华却与我们无关。”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
“奉孝,你听说‘唯才是举’了吗?”
戏志才突然问道,眼中闪烁着一丝期待。
“或许能掀起一阵风,很快就会湮灭在时代的浪潮中。”
郭嘉轻蔑地一笑。
在他看来,这种打破常规的理念,很难在根深蒂固的社会中长久立足。
“我认为飞将军吕布,很不一样。”
戏志才摇了摇头,神色认真地道。
“有什么不一样?”
郭嘉追问道,眼中充满了疑惑。
“他能打胜仗。”
戏志才调侃道,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这有什么了不起,比起凉州三明差得远了。”
郭嘉不以为然地道。
吕布的战功虽然可观,但放在历史长河中还不足以让他另眼相看。
“他能一直打胜仗。”
戏志才强调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敬佩。
“那又如何?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郭嘉还是不明白戏志才的意思。
“颖川世族高门林立,举孝廉轮不到咱们。
朔方不同,寒门子弟大有可为。”
戏志才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