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放牛娃的那点乐趣-《乡下姑娘英子的蜕变,》

第2章 放牛娃的那点乐趣(第2页)

山坡几乎是陡峭的,羊肠小道也是稀有的,牛儿只能自己小心翼翼地贴着地皮自行去啃适合自己的食物。

“小霖,你去过镇里没有?”

英子其实是想问吴小霖有没有跟阿爸阿妈去赶集过,但她已经坐在了一块稍微干净点的石块上,眼睛望向雾气逐渐褪去的远方。

“还没有,哪有机会啊,那么远。”

吴小霖嘟囔着嘴,低着头,用脚尖戳着地皮。

“哪会远,听说才走一个多小时的路,想不想去嘛,我们到时一起下去看看?”

英子抬头用坚毅的眼神看了下莫名其妙地不知所措的吴小霖。

吴小霖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她是家里唯一的闺女,家人待她也算是掌上明珠,但毕竟是长在山里的穷人家,都十七岁了还没走出山里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快看!”

吴小霖正思考着怎么回答英子的问题,抬头间看到镇里上空的雾气已经退了,但却看见往日的那一整块青黑色的瓦片屋顶只剩一些些了,惊艳得她忍不住喊出声来。

英子随着她手指的方向定睛一看,“天呀!

水都淹到寺庙脚底了。”

昨天一整天的大暴雨几乎把整个镇都淹没了,四周的山把镇包在一起,现在镇中心的那条河涨水了,整个镇就成了“水饺汤”

英子说的寺庙就是石泉崖的石泉洞寺,建筑完全都是天然大石头构成的,它是因为早期有名人在石头上摹刻而大名远播的。

那座寺庙也是在山腰,离英子两放牛的地方只隔着一个小山脊,寺里有一条千米长的石板路通向山脚,直达镇的边角上。

因此英子说水淹到寺庙底了,可见这次洪山闹得挺凶的。

英子与吴小霖只为眼前百年不遇的景象感到可怕,但也不会想到更深层的东西,还是得好好放好自己的牛吧,考虑考虑中午在哪个位置“烧烤”

更好。

不知不觉,那两头牛已经翻过了北面的中间的一个小山脊,离石泉崖寺的不远了。

时间也差不多了,英子与吴小霖就各自把自己的牛给栓上绳子,然后另一头绳子就绑在小松树上,让它们在树底下午休。

这牛也挺听话的,即便你用一根一车就断的细绳系在它鼻子的铁环上都可以轻易地牵着它走,即便再把它绑在一个轻轻一折就断的小树枝上,只要它不受大的惊动它都不会跑走。

“英子,我们就在这烤吧,刚好有两块石头当灶台。”

“好的,我去找些干柴。”

吴小霖在一个书桌大小的平地上把两块现成的小石头稍微挪了下就摆成了一个小“灶台”

,她然后在灶台的另一边再围上一些泥土,只留一小口但当烟囱,接着就稳稳当当地把从家里带来的瓦片放上“灶台”

瓦片是已经清理过的,所以这会吴小霖就直接从英子放在边上的袋子里取出番薯片先摆上了几片。

英子也很快就找了一些干树枝与引火的树绒子,这些在山上是不难找到的,虽然昨天刚下过了雨。

“起火了,起火了。”

只划到第二根火柴就把树绒子点着了,她俩都兴奋地叫了出来。

嘴巴就是“鼓风机”

了,在她们俩轮流的“鼓吹”

下,灶肚内还有一丢儿湿的树干就烧得越来越旺,噼里啪啦地响,瓦片上的番薯片也逐渐地发出“滋滋”

的暴热声。

翻动了几次,薯片逐渐软了、焦了,发出让人垂涎三尺的香喷喷的番薯的自然味儿。

英子与吴小霖一边翻动着薯片一边用树枝现做的筷子夹起熟了吃,然后再把生的薯片摆进瓦片上空档的地方。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