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宫到北城外5里,对于号称铁脚板的我党人来说,并不算长,可这一段路他们走的却并不轻松。
后世的人许是知道,当年朱棣建造皇宫,那是直接在元大都皇宫的废墟上建起来的。
别看宫里宫外的好像一样高,事实上你要往下挖上几米,保管你能寻到元朝皇宫的各种痕迹,宫殿地基就是最铁的证据。
而有了元朝皇宫的地基……这密道要修建起来,自然没法子直来直往的走,想想故宫里头各个宫殿下头的石头地基有多厚实,就知道这要真清理会有什么样的大动静,什么样的劳作强度,绝对不符合朱棣悄悄进行的目的。
所以喽,这密道虽然宽不过2米,看着规格寻常,可里头的岔道和转角却不是一般的多。
此外,考虑到宫城外筒子河和京城外护城河等河道的问题,这密道内下沉、上行的路段也很是不少。
如此自然让这些身体不怎么样的我党人士走的很是蹒跚缓慢。
而走的慢了……废话也就多了。
“我昨儿还说,这朱棣建密道建的没他爹大气,横着躺个人,边上就没了下脚地。
如今看,不是人家不想大气,是大气不起来啊,看看这七拐八拐的,京城底下看样子东西是真不少哦。”
能说这样话的,不用说,必然是个大学问人啊!
听着声儿,是那个眼镜中年?
方大海回头看了一眼,果然是他。
“啥?南京皇宫?我怎么没听说过?”
“打了那么多年仗,早毁了呗。
靖难之役、天灾人祸、李自成、太平天国、到了曾国藩攻克南京那会儿,南京皇宫基本就被拆完了,后来鬼子又折腾了一回,这要还能存在,那得多命大啊。”
说一个宫殿群命大命小?你可真够有才得!
方大海心里发笑,只是嘴上却什么都没说,面上还露出几分懵懂的样,把贫寒少年的人设拿捏的死死的。
“那皇宫都不在了,老邱,你又是怎么知道那儿有密道的?”
咦,这可真是,对他信任度上来了啊!
和他们往来这么多天,总算能听到他们彼此称呼里带上姓氏了。
方大海眼镜亮了亮,想想这几日相处的点滴,他垂下的眼眸里多了几分笑意。
看,这就是民族精英,这防备人心的水平,真不是盖得。
他一直都觉得,果党和我党,那就是两伙儿精英对掐。
不,这么说也有些不合适。
应该是……在封建体制下,一批清醒又热血的人,秉持着救国救民的共同理念,推翻了封建社会,创建了民主的国家。
然后呢,这些人中的一部分觉得,他们的努力已经有了成果,理想得到了具现。
现在虽然不算很好,可比以前已经强多了,自己功劳大大的,于是开始马放南山,开始歌舞升平,开始躺平了。
并在富贵荣华里,迅速的堕落!
而另一部分呢,却觉得光是推翻过去还不够,国家还有太多的弊端,还有太多的人活在苦难里。
于是抵制住了物欲的诱惑,坚持着最初的目标,努力的喊醒更多的人,为建设一个更有尊严的国家奋勇向前。
曾经的伙伴们就此分道扬镳,并在一次次地理念碰撞中,成为了对手。
即使在面对外敌时,也曾短暂联手,可走向不同道路的人们,最终的结局,在他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堕落的终将被人民抛弃!
而不放弃攀登,一直在努力的一方,在滚雪球一般壮大中逐渐迎来最终的胜利。
哦,变成宣传片了,说远了啊!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