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好,也该是他们两家子出力的时候了。”
“爹也正好看看,他的两个好弟弟是不是真的把他当大哥看,而不是当冤大头。”
听到赵瑶儿这样说。
刘氏听了,连连点头。
她眼含欣喜地看着女儿将包子铺的生意做的有声有色的,心里很是高兴。
要是包子铺真能做的好了,以后就在这里安家,就再也不用干那些永远干不完的农活,累的跟畜生一样,还要看公婆妯娌们的脸色了,想想这样的日子,她都觉得舒心。
刘氏有这样的心思,在中午闲了的时候,看着赵瑶儿在教赵青青和赵小花识字,就忍不住说:“瑶儿,反正这后半天的,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们再做点馄饨饺子卖,怎么样?”
瑶儿会调包子馅,那饺子馅馄饨馅儿,不也是差不多嘛,只是包的不一样。
“娘你不累吗?叫你来包子铺干活,就是想要你歇歇的。”
这些年为了那二十亩地,起早贪黑,累死累活的干,早就累坏了身子,该歇歇了。
刘氏却急忙摆摆手:“这可比在家里种地轻松多了,不就是做饭嘛。”
赵瑶儿想了想,看着赵青青和赵小花也闪闪发光的眼神,也忍不住笑了笑:“好吧。”
正好李家包子铺的牌子正好也该换了,于是,紫云县里就多了一家味道特别好吃的“赵老大饭馆”
。
这赵老大饭馆,早上卖包子,中午卖饺子馄饨,不光这些面食好吃,调出来的凉拌菜,卤肉,也是一绝。
眼见着刘氏在包子铺忙活,没功夫回村里种地。
可那二十亩的庄稼地,一日都少不了人伺候,杂草长得都要比苗高了,赵老大催着赵老二和赵老三下地干活,可这两人总有找不完的借口。
可即使他们脸皮再厚,也有几次推不掉的时候。
炎天暑热,汗流浃背,一个个都叫苦不迭。
包括赵兰花和赵桃花。
赵瑶儿姐妹几个不在,这割猪草喂鸡的活,理所当然的就被安排到她们两个身上来,赵兰花都急了。
对赵大姑日思夜想:大姑啊,你啥时候才回来,带我拖累苦海呢。
正当赵家人坚持不住的时候,一辆马车夹杂在从荆州府来的商队里,来到了紫云县。
“这地方,可比我上一回离开的时候热闹多了。”
赵妈妈带着一股子优越感,对紫云县的风土面貌点评起来:“就是人还是那些人,到底不如府城的人看着干净,有精神气儿。”
一旁跟着听使唤的老妈子,于婆急忙恭维道:“赵姐姐,这钱就是人
的胆,这地方的人肯定没有府城的人有钱,才都一股子小家子气。”
赵妈妈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于婆就问:“赵姐姐,咱们这是直接回村里去,还是在县里头找个客栈歇一宿?”
赵妈妈想了想:“你给大贵他们两个说一声,歇一宿再说。”
赵妈妈一行人在紫云县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便告诉于婆,她要去探望一下自己的妹妹,便出了门。
这是她的老家,就算她三年没有回来了,这大概的方向还是能分得清的,她很快就找到了焦家的饭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