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变了很多。”
谢昭如轻声道:“妹妹从前记得姐姐说话的意思最难猜,一句话有三个隐喻,听过之后总要翻来覆去地揣摩。”
“妹妹总以为是姐姐故意为难我们,现在才知道,姐姐是在隐晦迂回地提醒我们,只可惜妹妹从没在意。”
“妹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对不住姐姐,所以——”
“不必愧疚。”
谢昭婉敛目一息:“妹妹与我掏心窝子地说话,我也同妹妹透个底,林家确实不错,林大郎在应天书院求学,想必这两年定能高中,林太太信佛,不是会磋磨儿媳的人,林家老太太也更看重孙媳的本事品行,若是你能得她们的喜欢,往后的日子总是甜比苦多。”
这话让之前的谢昭如听,她说不准会高兴到无以复加,可现在的谢昭如几番沉浮,便是重生后做了再多布置也抵不过临安县主一个头衔,比起安稳平乐一生,她更想当那些曾经将她踩在脚下的人上人。
谢昭如还没有修炼到不动声色的地步,一应想法被在人精窝长大的谢昭婉看了个全。
人各有志,谢昭婉懒得应付这些,却也不会急急忙忙地打压,认为谢昭如有往上爬的想法是痴心妄想的不安分。
但在这位妹妹展示自己的能力前,她不也不会帮忙。
这座亭子建在侯府竹林深处,谢昭婉微笑着望着这片熟悉的碧色修竹,半鼓励半玩笑地笑道:“都说竹是隐世君子,可竹子亦往高处长,妹妹又如何不能一试?”
“只是妹妹,往高处走的手段是要好好掂量掂量的。”
“下三滥的手段看似好用,最终却会让人什么也得不到。”
谢昭如一怔,倏得想到了靠香膏胭脂和一些新颖诗篇曲调哄得二皇子为她退婚的谢柔婵。
杨氏当时还骂她笨,没能向谢柔婵一样把自己送进高门。
可前几日杨氏就改了口,嘲谢柔婵终究是没福气的庶女,机会喂到嘴边都抓不住,又嘱咐谢昭如千万不能像谢柔婵一般在外抛头露面,嫁了个好人家以后万万要帮扶杨家,帮扶舅舅。
说起来,二皇子和谢柔婵是不是马上就要到京城了?谢昭如心里想着,嘴上也不由自主地问了出来:“到时候咱们该怎么办呢?”
谢昭婉漫不经心地伸手摘下一片嫩绿的竹叶:“该怎么办便怎么办呗,只要二皇子一天还是二皇子,对他们的态度就不要变。”
别看现在皇帝怒火中烧,直接把楚凌绝叫了回来,连二皇子一派的官员都削了个干净,可楚凌绝终究还是皇帝疼爱多年的亲儿子,现在落井下石的人,多半后头也讨不着好。
不等谢昭如回答,谢昭婉敛了敛裙摆,在丫鬟的簇拥下回到园子和几位夫人道了别。
她刚回府,宫里来的内侍也到了。
内侍受了白苓给的荷包,笑着恭喜道:“陛下和皇后娘娘念着县主一人在府中无聊,定了要带您一同前往景和园避暑。”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