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要穿越回去第六次复国吗-《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第1章 要穿越回去第六次复国吗(第2页)

后世再也未曾出现如此独特的家族。

他们在短短百年间,先后建立起五个燕国,然而却因种种难以捉摸的决策与变故,导致这些燕国又都迅速走向覆灭。

灭国—复国—灭国—复国—灭国,仿若一个无法挣脱的宿命怪圈,死死套住了慕容世家。

这一次慕容轩和林婉清决定摆脱家族魔咒,不再重建燕国。

他们两人于终南山下的楼观台,将象征天道的《道德经》与代表人道的《仁义经》恭敬地交付给终南山楼观台的观主王道义。

就在这两部经书于楼观台相互交融的瞬间,天地变色,奇异景象骤现。

楼观台乃至整个长安的上空,紫气氤氲,汹涌翻腾,似在宣告一个辉煌盛世即将磅礴降临。

180年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昌盛、强大的封建王朝——唐朝横空出世,恰如他们心中所愿。

历经500年战火洗礼的中原大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各民族之间也步入了短暂的和睦共处时期。

自那之后,长安成为了民族融合的核心枢纽,大唐则傲然成为世人敬仰的天朝上邦,三百年间,万邦来朝,极尽繁华,铸就了一段震古烁今的传奇佳话。

然而,因将天道与人道的运势与天下苍生共享,慕容轩和林婉清失去了穿越回去超凡入圣的机会,失去了长生不老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后,二人便隐匿于终南山中,绝迹尘世,再未踏出山林半步。

而那《道德经》与《仁义经》两部经书究竟为何拥有扭转天道与人道命运的超凡伟力?这一切的渊源,需从春秋时期细细道来。

春秋时期,历经295年,犹如一座伟大的思想熔炉,铸就了中华民族未来几千年的精神脊梁,深深雕琢出我们民族独特的价值观与文化烙印。

当时,百家争鸣,衍生出诸子百家;伟大的思想家们仿若群星璀璨,在历史的夜空中熠熠生辉。

老子与孔子就是当时最为耀眼的双子星。

两位圣人倾尽毕生心血,铸就了两部开启人间凡人成圣之路的经书——《道德经》与《仁义经》。

传说中,只要能融汇贯通两部经书的深刻道理,则可拥有长生不老之躯,获得统治世间的权柄。

《道德经》是天道法则的化身,深邃神秘,宇宙至理尽在其中,引领人们窥探天地自然的奥义。

《仁义经》则是孔子铸就的人道丰碑,承载着儒家智慧精髓,人性、伦理与社会秩序皆在其间。

《仁义经》后来又经过孟子进一步完善,成为世间人道气运的化身。

但是这一切都是传说,至于两部经书如何让凡人获得统治世界的权柄和长生不老,则没有人能说清楚。

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其雄心壮志如燃烧的烈焰,席卷天下。

他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六国,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雄才大略。

他是伟大的征服者,是统一华夏的霸主,其功绩震古烁今。

然而,他也是冷酷无情的独裁者。

为求长生不老,他以虎狼之势掀起了一场吞并六国的残酷战争。

秦军所至,硝烟蔽日,战火燎原。

无数家庭破碎,无数生命消逝,只为满足嬴政那对长生的疯狂渴望。

六国被征服后,嬴政将世间智慧的象征——蕴含天地至理的《道德经》和《仁义经》,以及各门各派的武功秘籍、兵法韬略、奇珍异宝,统统收入秦王宫。

秦王宫,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雄伟巨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严之光,它是嬴政权力的核心象征。

各宫殿暗门密道错综复杂,仅有皇室亲信才知晓一二。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