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代战神被迫远走秦国-《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第15章 一代战神被迫远走秦国(第2页)

可足浑氏心中虽念着慕容垂,对慕容评的话半信半疑,但面对慕容评的咄咄逼人,她也是有心无力,难以应对。

在慕容暐跟前,慕容评则装出忠心耿耿的模样,实则暗中操控着这位年轻懵懂的皇帝。

“陛下,您尚且年幼,这繁杂的国家大事还得靠臣为您操心。

慕容垂拥兵自重,不得不防呐。”

慕容暐涉世未深,被他巧言哄骗得晕头转向,对其言听计从。

在慕容评的教唆挑唆下,慕容暐颁布了一连串不利于国家发展的政令,致使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而慕容垂,这位为燕国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功臣,却被慕容评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在慕容垂拼尽全力打赢与东晋的枋头之战后,慕容评见慕容垂的亲信军队人困马乏,疲惫不堪,认为这是铲除慕容垂的绝佳时机,遂心生毒计。

慕容评一方面对慕容垂横加指责,谴责他在与东晋的战争中消耗了海量的军需物资。

以此为借口,恶意克扣慕容垂在外征战军队的军饷,妄图让军队将士对慕容垂心生嫌隙,从而达到削减慕容垂兵力的险恶目的。

同时,慕容评胆大包天,假传小皇帝慕容暐的皇命,勒令慕容垂尽快轻装回京,向朝廷解释此战的损耗详情。

他暗地里在皇宫中精心布置秘密埋伏,企图在慕容垂带领少量部队进京之时,将其突然诛杀,以绝后患。

慕容垂大哥之子慕容轩在得知这一惊天阴谋后,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迅速出城,马不停蹄地向慕容垂报告了此消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因慕容垂的大哥英年早逝,留下唯一的幼子慕容轩孤苦伶仃,无人照拂。

慕容垂出于对大哥的深厚情谊和怀念,将慕容轩一直带在身边,悉心照料,精心培养。

慕容轩聪慧机敏,勤奋努力,不负慕容垂的厚望,此时已成长为百燕会的实际掌控人。

由于百燕会掌控着整个燕国庞大而精密的信息网络,消息灵通,慕容轩因而得以早早获取了慕容评妄图加害叔父慕容垂的机密消息,为慕容垂争取了宝贵的应对时间。

慕容垂得知了慕容评的阴谋。

“慕容评这卑鄙小人,竟如此阴险恶毒!”

慕容垂怒不可遏,“我定要带兵杀回邺城,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但愤怒过后,慕容垂冷静了下来。

“我若此时发兵,燕国子弟必将互相残杀,百姓又要受苦。”

慕容垂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纠结,“况且,慕容暐虽被慕容评迷惑控制,但他终究是燕国皇帝,我若贸然起兵,在道义上便失了先机。”

就在慕容垂犹豫不决之时,儿子慕容令进言道:“父亲,慕容评奸险狡诈,如今我们身处险境,若不早做打算,恐遭灭顶之灾。

前秦苻坚广纳贤才,或许我们可投靠前秦,以图日后。”

侄子慕容轩也劝道:“叔父,慕容评势大,我们硬拼并非上策。

投靠前秦,保存实力,方为良策。”

慕容垂沉思良久,最终长叹一声:“也罢,为了燕国百姓,为了家族声誉,只能如此了。”

终于,慕容垂率五万精锐,携子慕容令,毅然投向前秦。

他的离开,对前燕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曾经的军事支柱崩塌,国家的防御瞬间变得脆弱不堪。

而对于慕容垂自身来说,这却是一个新的机遇。

得知天下第一战神慕容垂带兵前来投靠,苻坚兴奋不已。

此时的天下局势正如之前前秦朝堂论理时王猛所分析的那样,无需发兵,只需静待燕国的内乱。

而后,苻坚对王猛愈发信任,也更加坚信以麦积山林家的《仁义经》治国理念作为国策的基本理念。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