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前秦灭前凉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第76章 前秦灭前凉二(第4页)

将领们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屠城泄愤。

慕容垂站在城门前,望着城内惨状,犹豫难决。

此时,一位年轻僧人求见,此人正是鸠摩罗什。

他步入营帐,宝相庄严,双手合十,轻声道:“将军,贫僧听闻城中百姓哀号,特来恳请将军止息杀伐。”

慕容垂凝视着鸠摩罗什,见他身披袈裟,目光澄澈,心中不禁一动,抬手示意他近前说话。

鸠摩罗什微微合十,继续说道:“将军,万物生灵皆有佛性,前凉百姓虽为保家国而抗争,然今城已破,若再屠戮,冤魂无数,因果循环,终会累及自身与后世。

道家亦讲顺应自然,不逆天而行,如今这满城血腥之气,岂是顺应之道?将军熟读道家经典,应知‘柔弱胜刚强’之理。

《道德经》有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宽容之心对待前凉百姓,他们感将军之恩,日后自会为秦子民,助大秦稳固根基。

况且,杀戮只会滋生更多恨,冤冤相报何时了?将军欲成就大业,当胸怀天下,而非以暴易暴。”

当慕容垂听完鸠摩罗什这番话语,他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眼中的杀伐之气也有所消减。

他长叹一声,说道:“大师所言,令我深思。

但我军将士伤亡众多,他们心怀悲愤,若不有所慰藉,恐生事端。”

鸠摩罗什目光坚定,缓声道:“将军,冤冤相报永无尽头。

若以暴制暴,只会让仇恨蔓延。

此刻应以慈悲为怀,方能化解怨怼,赢得民心。”

慕容垂沉默片刻,终是点了点头,说道:“大师智慧,我当听从。”

于是,慕容垂下令禁止屠城,对前凉百姓加以安抚。

随后,他派遣精明能干的官员整顿前凉政务,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加强对该地区的军事防御和经济建设。

他深知,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巩固这片新纳入版图的土地。

乐都沦陷后,前凉的防线进一步崩溃。

前秦军队逐渐逼近姑臧,此时的前凉内部,人心惶惶,宛如惊弓之鸟。

一些大臣眼看大势已去,开始秘密与前秦军队联系,表达投降之意,以求自保。

在前秦军队的强大压力下,前凉统治者终于认清现实,意识到抵抗已无希望,只得绝望地决定投降。

姑臧城门前,前凉统治者率领大臣们出城,个个面容憔悴,神情落寞,他们向苻坚的军队献上降表和玉玺,眼中满是屈辱与不甘。

苻坚接受了前凉的投降,展现出一代霸主的大度与风范,对前凉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采取了宽容的政策,以安抚民心。

他深知,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胜利,更是伤痛和破坏,唯有宽容与和解,才能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慕容垂班师回朝。

长安城中,百姓夹道欢迎得胜归来的大军,苻坚亲自出城迎接,对慕容垂与林浩的功绩赞不绝口。

慕容垂在欢呼声中,目光深邃,深知自己离复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而前秦的未来,依旧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充满变数。

当苻坚在长安听闻前线传来前凉归降的捷报时,他正于朝堂之上与群臣商议政务。

那一刻,长久以来因战事高悬的心终于有了片刻放松,眼中闪烁出欣慰与豪迈之光。

他深知,这胜利既是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成果,更是王猛生前殚精竭虑布局的延续。

“王卿啊,若你能亲眼见到今日之局面,该有多好……”

苻坚在心底默默念叨着。

为表对王猛的追思与敬意,苻坚特命人在王猛墓前举行了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告慰其在天之灵:大秦又向着一统北方迈进了坚实一步。

前秦灭前凉一役,虽让苻坚的版图大幅扩张,势力如日中天,但战争的创伤亦深深刻在两国百姓心中。

喜欢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请大家收藏:(【75wx】)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