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小宝认字
陆嘉衍深知,在这个时代,要想出人头地,要么拥有显赫的背景,要么具备敢于拼搏的性子,而最简单的途径莫过于读书。
北洋时期对教育颇为重视,清末洋务派提倡的西学,如今正值鼎盛时期。
北洋师范学院,旨在培养中小学教师,学制一年,位于北平,需通过考试入学。
这正是陆嘉衍的机会,若不去读书,他觉得自己将错失良机。
于是,他报名参加了考试。
幸运的是,在这个时代,他的文化水平足以应对这样一场考试。
经过一个月的积极备考,陆嘉衍成功考入了这所学校。
当然,这也与参考人数有关,毕竟一学期二十四块大洋的学费,并非家家户户都能负担得起。
蹩脚的英语也得重新捡起来,好好复习。
只有学好外语,才能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
陆嘉衍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日除了打理店里的生意,就是回到家中埋头苦读。
正因如此,他在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中游的成绩考入学院,开启了一年的学习生涯。
学校的生活对陆嘉衍来说还算轻松。
每天清晨,他早早起床,前往庆丰司进货,然后将货物交给店里的伙计。
他自己则会在附近买两个烧饼,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羊杂汤,吃得暖洋洋的再去上学。
放学后,他回到店里,点两个羊蹄,再在对面的二荤铺叫一盆软溜肉片,配上二两烧刀子,简单打发一顿饭。
饭后,陆嘉衍背着手,悠闲地溜达回家。
一天,当他经过一片大宅子时,有人叫住了他:“小陆子,过来。”
陆嘉衍回头一看,连忙躬身行礼:“夫人,您怎么站在门口?小心身体。
叫小的有什么事吗?”
那贵妇人微微一笑,说道:“倒也没什么事。
听说你被家里赶了出来,怎么现在住到大杂院去了?”
陆嘉衍欠了欠身子,低声回答:“唉,本来家丑不可外扬,但夫人您知道我的出身。
家里人不待见我,我也只能识相些。
现在守着这家羊杂汤铺子,勉强糊口。
自己找了个学校读书,等毕业了教书,再找个媳妇,日子也算能过下去。”
贵妇人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咱们姐妹的命真是苦啊。
读书是好事,能长见识。
如今都讲究西学了,你要是有空,就来教教我家小宝吧。
我和你娘亲情同姐妹,她的不幸我也很难过。
酬劳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会关照你的。
市井的生意就别做了,免得让人笑话。”
陆嘉衍点点头,恭敬地说道:“夫人教训的是,小的记住了。”
贵妇人微微一笑,语气温和了些:“叫姨娘吧,傻孩子,别这么客气。
看着你现在的样子,我也替小宝担心。
万一哪天我不在了,他该怎么办。
你带着小宝走正道,可不能让他学那些提笼架鸟的浪荡子。”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