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阳残夜-《点缀人生》

葛阳残夜(第1页)

残雪凝在青琐窗上,映得张烨华腕间白玉镯泛起冷光,她放下抄经的紫毫,将药炉上煨着的金盏菊茶倒入越窑青瓷盏,这是她刚入宫时文帝赏赐,釉面冰裂纹已沁入经年茶渍。

“陛下万安。”

侍女并未通报,抬头时瞧见了皇帝正朝她走来,她起身行礼,髻间素银步摇垂珠在烛火中晃出细碎涟漪,文帝伸手将她扶起“免礼。”

张烨华退后半步“皇上请坐。”

说着将案头那本法华经移开,页脚折痕恰停在"

爱别离苦"

四字上“不知北辰的伤可好...”

她目光中染着担忧。

“烨华,亏得北辰身体好,太医院回话说无大碍了,但是仍需要精心修养。

"

他瞥见一旁桌上未绣完的荷包,藕色缎面上银线松枝只绣了一半,当年刘谦十三岁初上战场时,她也绣过同样的纹样。

张烨华将茶奉上“那就好,臣妾的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么多年他一直孤身在外,倒是难为他了,臣妾近日抄药师经其中有一句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倒是合了这孩子的心性。”

“你说的不错,作为签帅,勇敢果决临危不惧,守住我大宋的边界,作为皇子,以身犯险稳定军心,为救皇后子侄自己身受重伤,朕,该谢他。”

他顺手拿过那枚未绣完的荷包放在掌中揉搓。

“陛下言重了,妾只是惦记他的伤势并无他意,他是皇子也是臣子,为君分忧为民请命理所当然。”

他拉住她的手“朕打算留他在建康,早些年他远离朝堂,如今也是时候回来了,亏欠他的朕会弥补,以他的才学智谋,朕信他必能如鱼得水,指了林家女也是希望林怀山在内政上对他多些助益。”

“陛下有心了,臣妾只望他平安顺遂,愿他们二人能白头偕老,也不枉您的一番苦心。”

“以前这么想没错,以后除了平安顺遂,朕对他还寄予厚望,对了,年节宫宴”

他转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六皇子妃新得了对红珊瑚树,说是要献与太后。”

话音落在宁淑妃素白的裙裾上,那里连禁步都未佩“你也要帮谦儿想想,该准备些什么,毕竟他第一次在宫里过年,也刚刚成亲。”

“是,臣妾知道了。”

“宴席设在麟德殿,朕本想着此次宫宴由你来办,但瞧着你身子虚弱,所以还是交贵妃主理,谦儿的位置旁设了林怀山的席位,你可有意见?”

他的目光从手中的香囊转移到张烨华的脸上。

她摇头“有陛下和贵妃操心,妾身不敢,您瞧”

随着她腕间佛珠轻响,送上一幅画“陛下赏的澄心堂纸和林大人进献的江山雪霁图和倒是极为相配。”

戌时三刻,林府密室的青铜雁鱼灯映着两道人影,林怀山将葛阳矿脉图推至案几中央,指尖点着标注溪流的朱砂线“这处矿脉需冶海沫铜,听闻前朝葛洪族人擅此技,不知邓将军可愿替本官去寻?”

言话语中尽是客套,但语气中却充满威严与试探。

“大人言重了,下官愿效犬马。”

邓朗赶紧躬身行礼。

“你是翠儿的兄长,咱们也是姻亲,都是一家人,私下不必如此拘谨,坐,喝茶。”

山野间初绽的野花香中混合着栗香在空气中蔓延“左庆耀虽被贬,但以前曾任江州太守,对那一带州政和人脉颇为熟识,本官已让他做好准备前往葛阳。”

邓朗灰色常服上的麒麟暗纹随烛火浮动,眼珠微转略加思索后拱手道“下官记得这葛玄曾孙葛昀,曾因私铸四铢钱获罪,其徒众十七人皆在狱中,若要成事还需大人出面与范大人打个招呼,可以修缮太庙为由提人。”

林怀山抚须轻笑,从鎏金匣中取出一枚孝建四铢钱“这是小事,上次军粮一事记你一功,此次本官信你一定可以做的更好,除了匠人还需劳工,你与左庆耀相商,这批修缮太庙的工匠名录,该让御史台王中丞偶然得见。”

邓朗会意,嘴角微扬“还是大人考虑周详,只要他不起疑,此事便好办多了,况且葛昀的徒弟刘尚还是他妻舅的远亲,即便以后有个什么,想必他也不会置之不理,属下会派二百心腹精兵混入葛阳盐商护卫队,分批赶往江州。”

林怀山将孝建四铢钱按进矿图溪流处“务必要严守秘密,此事非同小可,若是出事你当知道后果。”

他从匣底抽出地契,“城西五十顷祭田的地租,够养你新纳的凉州马场了。”

邓朗收契时瞥见匣内反光,竟是半枚未凿穿的景和四铢钱范。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