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将军闻言,连忙向那男子再度施礼:“多谢景大人!
樊某决不与项燕为伍,甘为景氏肝脑涂地!”
“哈哈!”
景大人笑起来,道,“人都说樊将军勇敢,我看樊将军更是聪明!
明说了吧,跟着那项燕,迟早是死路一条,只有我,必保樊将军荣华富贵!”
樊将军再次表示感谢,当即下令,要麾下的那些楚军全力出动,抓紧在湖上搜捕蛟龙。
刘信潜伏在芦苇荡中,轻轻松松,就吃到了一个瓜,而且是攸关楚国朝堂和军中权力斗争的大瓜。
作为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他对这个瓜,其实还颇感兴趣。
这实际上已经解答了他过去对历史的一个疑惑。
按照历史记载,李信、蒙恬都是秦国百战百胜的良将,此时率领大军压境楚国,确实来势凶猛。
但,他们很快都会因为轻敌,中了项燕的示弱之计。
项燕故意示弱,等到李信、蒙恬率军冒进,试图迅速灭亡楚国,项燕才会突然反击,大败秦军,杀秦军七都尉,使得二十万秦军几乎全军覆灭,并趁势为楚国收复失地南郡(今湖北江陵)。
是以,虽然现在秦国大兵压境,但目前的楚国,还是安全的。
然而,刘信知道,如果历史的轨迹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接下来,如此精通兵法、战胜了李信、蒙恬两员良将的项燕,很快又会败于老将王翦之手,乃至兵败被杀!
为什么?
这除了王翦本身老谋深算的因素,从这位楚国樊将军和景大人的对话看来,更有楚王对项燕不信任、楚国贵族彼此争权夺利陷害项燕有关!
不过,眼下不是思考这些事情的时候。
对于此时的刘信来说,努力抓住机会,尽快改变自己的处境,才是要事。
他潜伏在芦苇荡中,观察着楚军在樊将军的指挥下,有的驾船拉网,有的投入猪羊等诱饵,试图捕捉蛟龙。
抬头望望,日刚过午。
刘信料定,樊将军必将徒劳无功。
因为,如果那条传说中的“蛟龙”
,真的就是一条巨大的扬子鳄的话,那么,以扬子鳄胆小谨慎的习性,楚军这么大张旗鼓地捕捞,必定已经把它吓跑,使得它另找僻静地方沉潜,或者是躲在洞穴之中不出。
而且,如果没有记错,扬子鳄本身也习惯于昼伏夜出,主要是晚上活动。
楚军晚上不行动,只是在白天这样搜捕,更加难以奏效。
楚军这样胡搅,反而给刘信创造了机会。
此时此刻,没有人会相信,外表是个“小弱鸡”
的刘信,能够捕捉到传说中的巨型蛟龙。
刘信自己,当然也并不觉得自己必定能够成功。
但有了这支楚军的行动,反而让刘信的把握,多了几分。
楚军在湖上四处搜捕,实际上已经替刘信先做了一番查探,告诉刘信,蛟龙不在哪些地方。
否则,茫茫沼泽,刘信这样一个身体孱弱的少年,独自到哪里去定位蛟龙藏身之所?
他藏在芦苇荡中,仔细观察地形地貌,悄悄地离开楚军聚集作业的地方,往易被忽略的偏僻之地而行。
他大病初愈,又长途赶路,已经感到身体极度疲累,手脚都很疲乏。
到了这个时候,走一段,便要歇息一阵。
此时,如果有旁观者看到他现在这张疲惫、孱弱的样子,更加会觉得,他不是来捕捉蛟龙的,而是主动来给蛟龙送口粮的!
不过,如果人们看到,此时他那冷静、明亮的眼神,也许又会有不同的判断吧。
终于,来到了一处小山丘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